相关如下:
五个意识:
一是必须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把教育全党坚定不移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是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核心价值;
三是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造就干部,始终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
四是必须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始终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
五是必须坚持共产党员的党员意识,始终把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
国家意识:
定义指生活在同一国家的居民在长期共同的生活、生产、斗争中形成的对整个国家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
三个意识指的是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是社会个体基于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而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它是一种政治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公民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强大,使之在各国各民族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现代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又体现为保障与促进公民权利,合理配置国家权力资源的各种理论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以中国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主要包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
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感恩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正确处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1、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认同。
2、在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上也不能有差异。
3、在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方面也要有高度共识。
4、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不同民族可以有差异。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的历史方位
(一)从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核心要义。
(二)从我们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最新理论政策成果。
(三)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进程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更高阶段。
(四)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角度来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核心动力。
(五)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角度来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