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多少年的历史?(具体的)

老三篇2023-02-09  25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而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早在东汉中期,就成为仅次于中国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更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19世纪时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上海开埠与之后太平天国的庚申之劫后,工商业衰败,人口锐减外移,苏州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苏南模式(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众多开发区的建立,苏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1978-2013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14%。据联合国的报告,苏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6.5%,在全球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城市高居增长首位,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

苏州古时称吴。

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已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

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历史上,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传统文化发达、园林风景秀美的城市,被誉为"人间天堂"。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大运河流贯境内,太湖在市郊以西,多湖荡河流,而西郊又多山丘,益增胜概。

春秋时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筑阖闾城,以为国都,是为苏州建城之始。

秦汉为会稽郡治所,因原为吴地,故名吴县。

秦末项梁、项籍在此起义反秦,盖当时江南风俗颇尚武勇,与后世绝异。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浙江以西(包括建德以下的浙江东岸地)为吴郡,以吴为治所。

汉末孙策、孙权初据江东,亦以吴为驻地,后乃移治京(今镇江),再移秣陵(今南京)。

孙吴东晋南朝时,与吴兴、会稽(一说为丹阳)合称“三吴”,为东南富饶之区。

梁末改吴郡为吴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改吴州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

大业时仍为吴州,又改吴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苏州。

州(郡)名称虽几经变更,治所则均在吴。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分吴县置长洲县,自此一城遂有两县。

唐代后期,吴中人口增加,经济文化都有明显发展,名诗人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都担任过苏州刺史。

唐末苏州曾遭严重兵祸。

光启二年(886年),牙将张雄袭踞吴城,次年被逐走。

龙纪元年(889年),钱谬取苏州。

次年,即大顺元年,杨行密取苏州于钱氏,不久又为孙儒夺去。

孙儒军从河南流窜长江南北,到处焚杀,极富破坏性。

大顺二年,孙儒焚城而去,钱缪收复苏州。

乾宁三年(896年),杨行密军再夺苏州。

钱氏大举反攻,于乾宁五年夺回苏州。

此十余年间,吴城八次易手,遭祸甚酷。

后梁开平二年和三年(908—909年),淮南杨氏部将周本围苏州七个月而去。

此后吴与吴越休战,江南战祸始歇。

吴越自动纳土于宋,事在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与周本围城之役相去近七十年。

在此期间,吴中承平,钱氏于太湖旁置“撩浅军”,专事兴水利、防水害,农业常获丰收。

钱谬之子元琼在苏州造金谷园,即环秀山庄前身。

著名的虎丘山云岩寺塔亦建于钱氏统治时的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苏州为平江府,以吴、长洲二县为治所。

徽宗用朱励兴“花石纲”,苏州颇受其害。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完颜宗弼军陷平江,掳掠焚城,是为五代初年以后苏城所遭的唯一的一次兵祸,破坏极为严重。

南宋立国江南,将相士大夫多喜卜居吴中。

名将韩世忠的住宅即旧为北宋诗人苏舜钦所有的沧浪亭,韩氏夫妇身后亦埋骨于灵岩山麓。

余如、范成大之与石湖,史正志之与石卷堂,均为著例。

经济亦在五代北宋的基础上,续有发展。

范成大著《吴郡志》,谓:“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盖南宋之时,苏杭富庶实甲于天下。

元改平江府为平江路。

元末,张士诚取平江,改称隆平府,居此十一年。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军破苏州,攻围近一年,战祸亦复不轻。

明初,太祖恨吴人附张氏,赋税特重,并多次迫迁富民赴临濠(凤阳)。

宣德年间,周忱、况钟屡请减免,户部均不肯执行。

正统元年(1436年),方有所改。

明以吴县、长洲为苏州府治所。

清雍正二年(1724年),复分长洲县设元和县,自此一城遂有三县。

辛亥革命后,并三县为一,只设吴县。

解放后为苏州市。

宋元明清四代均倚江南漕粮为命脉,苏州所供,冠于各地。

文化尤称发达,前后曾出进士二千四百人、状元三十六人。

自北宋范仲淹以来,名贤辈出,而尤盛于文艺。

明代绘画有吴门派,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

晚明清初评点小说蔚成风气,评《三国演义》的毛宗岗为长洲人,评《水浒》的金圣叹为吴县人。

苏州园林甲于天下。

今之所存多为明清士大夫所建,即源远流长如沧浪亭、环秀山庄等,亦经明清两代增修,余若拙政园、留园、艺圃、怡园、西园等,均明清名园,为国家瑰宝。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266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