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险要的关口:闯过重重~。
关隘 [guān ài]
释义:险要的关口。
引证:
1、《水浒传》第十一回:“又过了两座关隘,方才到寨门口。”
2、沈从文 《过岭者》:“至于那个岭头的关隘,一礼拜前却已为白军部队占领去了。”
3、克非 《春潮急》二二:“可是,而今在这社会主义革命的关隘面前,竟过不去,竟行不通。”
近义词:
关口 [guān kǒu]
释义:
1、关的出入口或来往必经的处所。
2、指牙关。
3、起决定作用的时机或转折点。
4、指难关。
引证:
1、刘白羽 《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那是紧张战斗的日夜呀!指挥员的电话铃不停的响,最紧急的关口上,人们饭也不吃,觉也不睡。”2、《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你看没分晓,一个人的形也脱了,关口都锁住,勺水也不进,还指望好?”
3、曹禺 《胆剑篇》第二幕:“不过,王妃, 吴国 关口重重,十分严紧。”
4、柯灵 《香雪海·<真实,想象和虚构>》:“他总是使人物的命运转折的关口出岔子,揪得读者的心一阵紧似一阵。”
1、山海关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东北15公里处,因为与山海之间而得此名。这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和陕西潼关并列俗称“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墙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样,特别是保存众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朴。使古城最为增色的是关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耸立长城之上,雄视四野。登上城楼二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
2、潼关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历史悠久,闻名遐迩。为华北,中原,西北之咽喉要冲, 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是关中的东大门,西进长安东去洛阳的必经之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关隘之一。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 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
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3、武胜关
武胜关位于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的大别山脉的鸡公山下,它与平靖关、九里关合称“义阳三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关中之关”的美誉。中国十大关之一,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区南35公里,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
南锁鄂州,北屏中原,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武胜关古称大隧隘道(一说直辕隘道)。南 武胜关朝齐称武阳关。唐称礼山关,后复称武阳关。清始称武胜关。
4、友谊关
友谊关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18公里处,原名镇南关,附近是崇山峻岭,关藏山谷深处,为西南边防重镇。
关楼底座上原来只建有一层木结构回廊,重建时改用钢混结构,并加了两层回廊,每层回廊平均为80平方米。回廊的四周是拱形大窗,窗棂装饰了各式图案,外墙为墨绿色石米贴面,显得庄严、古朴。
5、嘉峪关
嘉峪关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的西端的重要关隘,它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古称其为“天下雄关”。嘉峪关关城的平面呈梯形,西城墙外侧又加筑了一道厚墙,使得关城的防御更加坚固。
城墙高达11.7米,总长733.3米,关城面积33500多平方米,在南、北城墙的外侧有低矮的土墙与其平行,构成罗城。关城有东、西二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上面都筑有城楼,高17米,面阔三间,三层歇山顶,周有围廊,气势雄伟。
关城内的北侧建有宽阔的斜坡马道,直达城的顶部。东西二门外,均建有瓮城,瓮城的城门开向南,而不与关城的正门相通,东瓮城门叫"朝宗",西瓮城门叫"会极"。出西门瓮城10余米,有道长方形重关,与关城并肩,关门西开,门额刻"嘉峪关"三个逎劲有力的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