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意思是纠正业务领域,实现自我良知的本体。 “知识”就是“良心”。这是王阳明哲学中最著名的“对良心”。
相关介绍:
在王阳明看来,“格物致知”的意思是纠正业务领域,实现自我良知的本体。 “知识”就是“良心”。这是王阳明哲学中最著名的“对良心”。值得注意的是,王阳明哲学理论中“知识”的含义不同于其他学者。他的“知识”不是“知识”,而是“良心,美德”。
这是他的“智力知识”和“知识与行动的融合”的本质。王阳明对“讲知识”的解释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诞生了一个新的哲学领域,即“心脏科学”。
在那个安静的夜晚,在一个陌生的农场,有一个叫王阳明的人,成为无数人的指路明灯。他的哲学思想为后代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此,“王阳明”这个名字载入了历史和不朽的历史。
王阳明把“格物”视为身心上的功夫,“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认为“格物”是由内而外的实际认知。
王阳明在“格物”上前后也出现了两种观点,他的思想发展的中期阶段认为“心即理”,“格物”就是意根而深入的心之“理”,到了他的晚期思想阶段,“格物”就建立在“致良知”基础之上了。
“格物”经过王阳明的先后改造,从“天理”到“良知”反映了王阳明在认知层面上的深化。“致良知”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却因为《大学》文中并没有作出任何解释,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从汉代开始,关于它们的解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但是其中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的解释却背道而驰,尤其是王阳明还被朱夫子气出来一口鲜血!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这就来看看!
这件事出自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
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
那么格物致知到底什么意思呢?
首先把不正的东西归正叫做格。而物呢?其实物不是指具体的东西,或者某一门学问,其实我们的意识所在的地方就是物,也就是说,其实际相当于包含了我们当下所关注的每件事、
也就是说,格物实际上就是是为了把不正的意识扶正,也即是把脑子里私欲和恶意清除掉。而这样的两个字,用佛家的话就叫“参悟”,用道家的话就叫做“坐忘”。或许从此可见,三教在某些本质上的东西确实是相通的。
再看“致”什么意思呢?一般可以理解为到达,这个就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上,只有行动才能够到达。所有心里要想,身体要去行动,最后才能“致知”。而这个“知”呢,除了表达知识,还表达智慧,这个指挥,在古代也表达做良知,或是善。
而实际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智慧的背后隐藏着“道”。只有觉悟了的人,明白了人生和宇宙真理的人,不被人世间所有的名利所困扰,所污染的人,就像老子,孔子,佛陀这些人,他们在道的层面上了,所以称为“悟道”。
这不亚于又一个三教于一而生的论证,通俗点说,或许“道”就是让人觉悟的。不论是儒释道,都是不同的法来达到这唯一的目的,发挥心灵的最高价值。
所以才有王阳明说“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在他看来,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心物一体,心正则物正。道家则说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