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另外,《培尔金特》也是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 《培尔·金特》 所写的配乐的名字。
如何认识易卜生名剧培尔金特中的地理要素分布及其美学意义《培尔·金特》是易卜生早晚期之交的作品,同时也是其创新的萌芽。在这部戏剧中,易卜生赋予了它诗歌一般的生命力以及诸多远胜于传统戏剧的艺术特点。众所周知,易卜生被奉为“现代戏剧之父”,他的作品如《野鸭》《玩偶之家》《群鬼》等都是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经典之作。另一方面,易卜生的变革是审美的变革,除了之前戏剧重视的故事性之外还倡导人们关注戏剧本身的美感。因此《培尔·金特》以一种无曲折情节的理想化方式登上了戏剧舞台,“易卜生说这本身就是诗,只是现在没有理解”,那么“诗剧《培尔·金特》作为易卜生所有作品中最具有文化内涵、哲学底蕴以及理论阐释空间的一部剧作,代表了易卜生戏剧创作
第 2 页
的最高水平”。这部剧有着浓郁的浪漫情调,但是主人公培尔·金特被塑造成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而他内心多重性格的挖掘刻画又消解了现实主义注重唯一现实、唯一真理的思维模式,因此该剧成为了具有后现代风情的作品。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培尔·金特,该剧公演时,戏的结尾部分出现了这样的场景:舞台上的培尔·金特在剥一只洋葱,他剥去一层又一层,剥完了所有的皮,然而什么也没有找到,易卜生的反抗之战由此打响。
易卜生一生致力于不断地创作,对于创建戏剧理论几乎是不涉及的。想要寻找他对戏剧看法的蛛丝马迹,就不得不提《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易卜生在一次演讲中公开
第 3 页
提出反对固步自封的民族主义,他认为的自由意识应当包括无国界、无束缚的精神自由,主要强调的是对个体自由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重视内心而不是虚假的形式上的自由。这样的思维意识是相当超前甚至是为那个时代所抗拒的,“诗人的使命不是为国家的自由与独立负责”,一个人首先是一个属于自己支配的人,而众多人组成的家国并不是易卜生认为需要解放的范畴。尽管当时的社会现状是蒙昧的、缺乏自由的,但是作者认为纯粹关注现状并不能为精神解放提供便利,应当使个人觉醒才能形成群体效应,其中似乎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局限,但却又看到了无限的希望。培尔·金特就是一个一心渴求成为万人瞩目的皇帝,却在欲望和荒诞中迷失自我的人。
主人翁培尔富於幻想,爱惹是非,一生充满传奇。
少年培尔在婚礼中捣乱,被追捕逃入深山。他闯进妖宫,几米要埋没人性,当山妖大王的女婿。虽然得到母亲和村姑素尔慧洁以不变的爱支持,但妖女的追缠,迫使培尔远走他方。
中年培尔在非洲买卖如隶发了大财,财富不久却被盗光,变成不名一文。做完先知神棍,再误进了疯人院内,他却被疯子们拥戴为王。
老年培尔回到家乡,故人相见不相识,只得怅煞离去。魔鬼这时指出因他从未实现自己的誓言——保持自己的真正面目,要把他扔进熔炉。追悔不已的培尔,最后在爱人素尔慧洁不渝的爱中得到解脱。
扩展资料:
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 《培尔·金特》 所写的配乐,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但他从配乐中选编的两套组曲(各分四段),却到1888和1891年才先后编出。
这两部组曲都是曲作者格里格的代表作品。 戏剧《培尔·金特》 虽然不是挪威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但在作者的全部剧作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大量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梦幻境界和形象,剖析了当时挪威上层社会的极端利己主义,同时又触及了当时世界上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 关于易卜生的这部诗剧。
格里格曾在他《第二组曲》的扉页概括作了这样的说明:“培尔·金特是一个病态地沉溺于幻想的角色,成为权迷心窍和自大狂妄的牺牲品。 年轻时,他就有很多粗野、鲁莽的举动, 经受着命运的多次捉弄。
培尔·金特离家出走,在外周游一番之后,回来时已经年老,而回家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离家时那样一贫如洗。
在这里,他年轻时代的情人,多年来一直忠诚于他的索尔维格来迎接他,他筋疲力尽地把脸贴在索尔维格的膝盖上,终于找到了安息之处。” 尽管第二组曲中的 《索尔维格之歌》确属杰作,但总的说来还是《第一组曲》更为流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培尔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