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分布图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只有对人体器官了如指掌,才能知道每个部位哪里不舒服或者哪里疼。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每个器官的特点和功能都不一样,所以人体器官的分布和了解就变得相当重要。让边肖给你详细介绍一下人体器官图。
由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各种组织组成的结构单位称为器官。器官的结构特征与其功能相适应。一般我们更容易注意到一些组织集中的直观器官。比如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以及心、肝、肺、胃、肾等内脏器官。很多器官容易被忽略,不被认为是器官。例如任何一块骨骼肌、皮肤等。
五脏:脾、肺、肾、肝、心;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囊。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中医把人体的重要内脏分为脏腑和脏腑两大类,关于脏腑的学说叫做 藏香 理论。西藏,交流 脏 ,指藏在里面的内脏;图像是一种标志或图像。也就是说,虽然体内有内脏存在,但有生理和病理变化的迹象。因此,中医的脏腑理论是通过观察人体的外部体征来研究五脏六腑的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
内脏和内脏是根据内脏的不同功能来区分的。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主要是指胸腹部一些内部组织丰富的器官,它们共同的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是指能滋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的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六腑),多指胸腹部有空腔的某些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心脏位于胸腔内,左右之间,约1/3在右侧,2/3在左侧,所以心尖在左胸跳动。心脏大约比我的拳头大,呈圆锥形。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血液通过心脏的跳动输送到全身。心脏的内表面是空腔,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部分。心房和心室分别与主动脉、肺动脉、腔静脉和肺静脉相通。心腔内有二尖瓣和三尖瓣。此外,还有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当心脏跳动时,这些瓣膜促使心脏腔内的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促进血液循环。
肝脏位于腹部右上方,体积较大,从右侧肋部延伸至上腹部中部。肝脏大部分位于右肋区和上腹部,被右肋弓覆盖,小部分位于左肋区。一般情况下,不应该直接接触。肝脏的上半部分紧贴着横膈膜,所以当你深呼吸的时候,它被横膈膜往下推,你可以摸到它的肋骨下面。
脾脏是中枢免疫器官之一,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下腹。脾脏是一个富含血液供应的实质性器官,柔软而易碎。一般认为生理脾长10 ~ 12厘米,宽6 ~ 8厘米,厚3 ~ 4厘米,重110 ~ 200克,脾位于左肋区后外侧肋弓深处,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膈与膈肌和左肋膈窦相邻,胃在前,左肾和肾上腺在后,脾沟在结肠下端,脾门在胰尾。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中,通向咽喉,一左一右,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之为华盖。因肺娇嫩,不耐寒热,易受邪侵,故又称 脏 。是灵,气之主,五行属金。
右肾门正对第二腰椎横突,左侧正对第一腰椎横突。右肾因肝脏关系略低于左肾1-2cm。正常肾脏上下移动在1-2厘米范围内。肾脏在横膈膜下。体检时,除了右肾下极在肋骨下缘可以摸到外,左肾很难摸到。
梨形囊状结构,位于胆囊右上腹部肋骨下缘,肝脏后方。胆囊可以浓缩和储存胆汁,但不分泌胆汁,胆汁由肝脏分泌。胆囊分为基、体、颈、管四部分,颈与胆囊管相连。胆囊壁由粘膜、肌层和外膜组成。
小肠位于人体腹腔内,其体表位置位于腹部肚脐周围。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成。十二指肠是小肠的起始端,长约25厘米,相当于人的十二个手指的长度,故称十二指肠。除十二指肠外,小肠上部2/5为空肠,下部3/5为回肠。小肠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消化吸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肠位于人体腹部,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化道的下段。成人大肠长约1.5m,起于回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整个过程的形状像一个盒子,围绕着空肠和回肠。
胃位于腹腔左上部,心脏下方,多在左肋部,少部分在上腹部。与食管上段下端相连,下部与十二指肠球部相连。与食道的连接处叫贲门,与十二指肠球部的连接处叫幽门。胃的位置因体型、体位、胃充盈度的不同而差异很大。矮胖的人肚子位置较高,瘦长的人肚子位置较低。
成人膀胱位于小骨盆前部,男性耻骨联合在前,精囊腺、输精管壶腹、直肠在后;女性背后是子宫和阴道。膀胱邻近男性下方的前列腺,并直接邻近女性下方的泌尿生殖隔膜。膀胱被腹膜覆盖,男性与小肠相邻,女性有子宫躺在上面。
新生儿膀胱的位置高于成人,且大部分位于腹腔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盆腔的发育,膀胱的位置逐渐降低,到青春期达到人的位置。老年人膀胱位置较低是因为盆底肌肉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