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书虫妈妈
提起刘墉先生,大家并不陌生,他是闻名两岸的画家、作家、教育家。他在文学、艺术、演讲、亲子、教育等领域都无所不能、无所不精,是当之无愧的“全栖才子”。
在我的学生时代,特别喜欢看刘墉先生的书 ,从他的第一本书《萤窗小语 》开始,到他写给儿子刘轩的《超越自己》《肯定自己》和《创造自己》,再到他写给女儿小帆的《靠自己去成功》《跨一步就成功》《小姐小姐要正气》等作品 。
从刘墉先生的作品中,感受到他真不愧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教育孩子确实有方法。 他把父母要说的话,用一个个小故事,写在纸上,让孩子慢慢读,慢慢体会家长的用心良苦,这可比絮絮叨叨的教训高明多了。 我的学生时代,读他的作品,就如一位父亲,在身边谆谆教导,让我积极向上,心里充满爱。
在他的培养下,两个孩子都成长得非常优秀,儿子刘轩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女儿刘倚帆女儿刘倚帆,2007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常春藤盟校哥伦比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儿女们的优秀,正是体现了刘墉先生的教子有方。
最近,我和孩子在看他的新书 《刘墉给孩子的汉字启蒙书》,发现刘墉先生教孩子识字也非常有意思:一个字、一张画、一个故事,生动有趣! 我家孩子说,真没有想到,学习汉字这么有意思的。
说起这本书,也有一个故事。 刘墉先生的两个孩子都是在国外长大的,儿子刘轩上一年级的时候到国外,而女儿小帆则在国外出生。为了孩子们不忘本,刘墉先生坚持教他们学习中文。
儿子刘轩因为在国内学过一年中文,有一定的汉字基础,还好教些,但女儿小帆生长在美语环境下,教起来非常困难。
为了让女儿小帆不排斥学汉字,刘墉先生设计了一套 “从图画到剪影到文字,外加生活照片”的方法。
而且为了让女儿小帆知道汉字的演变过程, 刘墉先生把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和楷书都写给她看。
又为了确定女儿懂了,他又用中文解说之后,让女儿翻译成英文,并且鼓励她说:将来可以出书。二十多年后,刘墉先生的诺言终于实现了。这本 《刘墉给孩子的汉字启蒙书》就是他们全家出动,一起合作的书。
中文由刘墉先生写,刘墉妻子校订;英文由女儿刘倚帆从小边学边译,儿子刘轩较订。
这是一部真正适合3~6岁孩子识字的趣味启蒙书。 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从生动的图画中认识汉字。多半的人小时候学写汉字,都觉得挺辛苦的。
刘墉先生认为,汉字的一笔一画、左撇右捺,像画画一样。 如果小孩学汉字的时候,都能用 游戏 的心情去画,就会觉得很有意思。比如:月亮还没下去,太阳已经从草坡上露脸,是黎明的“朝”。
在这本书中,刘墉先生为每个汉字都配有一张手绘彩图和一张字形剪影,带领孩子从图像开始认识汉字,非常符合孩子们图像记忆的特点。
而且每个字,他都 把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和楷书写上 ,让孩子认识一个汉字,从哪里来,明白这个字的意思,以及在生活中什么地方会用这个字 。这就是一个字,一幅画,一个故事,让汉字变得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每个汉字配有一张取材日常生活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刘墉先生精心挑选的,在世界各地旅行时用心拍摄的,看这些照片,如同跟着刘墉先生畅游世界一样,增长见识。
用这本书给孩子启蒙汉字。它能改变你看汉字的态度,让学写字不再是刻板的功课而是生动的艺术,让每个汉字不再只是符号,而成为看图说故事。#愿孩子慢慢长大#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汉字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收藏了刘墉先生的150张手绘画,400多幅书法作品。
他的画作是非常珍贵的,常常“一画难求”能一次欣赏、拥有这么多珍品,真的太值了。最大的惊喜还在后面,这本书仅需29.9元,少喝一杯奶茶就可以把它带回家。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以下链接下单。
小书虫妈妈,育婴师,二胎妈妈,与您分享 育儿 小知识、喂养知识、读书心得,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给小书虫妈妈点赞并且分享给身边更多需要的人,谢谢支持。(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必删除)
硅谷亚洲艺术中心馆长舒建华用“丹青鬼才,文章圣手”来形容刘墉在绘画上的造诣。“用大白话来说,刘墉先生的文章已经写得那么好了,但还是业余的,画画才是他的专业。”那个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刘墉先生,其实他的主业是画画,然而他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籍经常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
这位温暖过几代人的全栖才子,他的前半生却命运坎坷,是强大的内心和坚强的意志力让他没有因为苦难而放弃过自己、放弃过对自己的要求。
~ 1 ~
原生家庭
刘墉,1949年2月生于台北,祖籍浙江临安。
刘墉生父本是浙江人,姚姓,系日本法政大学毕业;祖父曾任临安县知县。
刘墉幼年被抱养于刘家,养父于1958年逝世,其后与养母刘氏相依为命。
关于父亲的记忆,摘自刘墉《父亲的画面》:
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他总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致伤到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不再生产这种丝制的内衣。当父亲看看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片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感言:父亲想给我们的,永远不是好的就够了,而一定要是最好的。只要他力能所及。是的,在我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叱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孩子!”感言:保护和关爱儿女的心意,融进了父亲的血液,成为了习惯。不经意,就体现在举手投足间。
一段摘自刘墉作品的关于母亲的描述--《母亲的伤痕》:
大概每个小孩都会问妈妈,自己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每个妈妈也就不得不编些故事,譬如说是从嘴里吐出来的,是从包心菜里长出来的,或是从屁股里揪出来的。
当我小时候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母亲的答案却非常简单——她只是拉开衣服,露出她的肚皮和那条六寸长的疤痕,说:“哪!你是医生用刀割开娘的肚子把你抱出来的。”
虽然那疤痕紫红紫红,又光光亮亮,好像只有一层薄薄的皮肤,随时可能绽开,而让我有点害怕,可不知为什么,每隔一阵就会要母亲再给我看一次。然后,说:“好可怕!好可怕!”又问句:“开刀的时候,会不会好疼?”
“当然疼,娘疼得晕过去。一个多月才能下床,所以说‘儿的生日,娘的难日’,娘生你,好苦哇!”
大概因为我是这么痛苦的“产物”,从小母亲就管我管得很严。
为了怕邻居跟我说我不该听的事,母亲坚持要父亲卖了南京东路的房子,搬到远远的云和街去。又为了怕我学,每天傍晚我在外面玩,她一定搬个小凳子坐在门口守着,而且规定我不准跑过左边巷口的电线杆。
她不准我吃零食,说吃多了会吃不下正餐;她往我碗里猛塞猪肝,说以前要不是喂我猪肝,我早就病死了。又不准我躺在床吃东西,说很多小孩都是那样噎死的。她还不准我骑踏车,说她只要看见小孩飙车,就吓得头疼;又说我要是学会骑车,她就管不住我了。
所以,我小时候是很孤独的,当邻居孩子伸着腿,用“钻狗洞”的方法,学骑大人脚踏车的时候,我只能远远地看着。当别的小孩还在路灯下玩“躲猫猫”和“官兵捉强盗”的时候,我已经被叫回家洗澡了。
母亲还常编些故事吓我,譬如她总讲,那拉着三轮板车,叫“酒干倘卖无”的人,会抓小孩去卖。所以千万不能跟别的小朋友一样,拿些破铜烂铁给“那个人”换吃。她也说不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因为里头可能有迷药,吃了就会被坏人拐走。她尤其爱讲坏人把小孩杀死,挖空内脏,装毒品走私,和江湖卖艺的,把小孩的皮肤刷得流血,再罩上新杀的熊皮,使那熊皮能长在孩子身上,再也分不开,而成为“熊人”的故事。
所以我小时候也是非常胆小的。
这种被严加看管的日子,一直到我九岁那年才改变。不是母亲的观念改了,是因为父亲生病,她总得留在医院照顾。
家里的外婆太老了,管不住我,舅舅又在海军军官学校念书,所以那阵子我像脱缰的小马。下大雨的时候,我能下小河去抓鱼;出大太阳的日子,我能在邻人的工地外面玩沙,当别的小孩都回家睡觉的时候,我还能偷偷溜出大门,追打在路灯四周盘旋的蝙蝠。直到有一天下午,母亲苍白着脸,坐三轮车回来,一声不响直直地走进家门,我的玩兴才过去。我不再能出去玩,因为我要在家安慰哭得在地上打滚的母亲;我得披麻带孝,跟着她到每个长辈家去报丧。我突然长大了,不再做班上买“防痨邮票”或捐“教师节敬师金”最多的小朋。
我要常常守着家,守着我。
父亲死后,母亲对我更严厉了,但是在我做错事,她狠狠骂我、甚至打我之后,又会很脆弱地哭,愈哭愈大。然后,平复了,她会说“打在儿身,痛在娘心。”接着拉我过去,看我被打的地方,直问“疼不疼?疼不疼?”
她可以打我,但是别人不能打我。记得当我上初中,碰到一个爱打人的导师,总挨藤条,打得一条一条血痕,被母亲发现的时候,她立刻冲去学校骂老师。老师没有少打我,因为他全班人都打,每天都打,只有跟他补习的同学,因为考得好,可以免挨打。
老师也对我母亲说了好几次:“你这孩子,功课这么烂,再不补习,一定考不上高中。”
但是母亲从不让我出去补习,除了在家附近找过一个大学生,教我一阵子数学,无论别人怎么说,她都不送我上补习班。“就咱们娘儿俩,再出去补习半天,娘一个人,多寂寞!”母亲说。
~ 2 ~
成长经历
童年记忆:父慈母爱、早年遭遇不幸
“如果童年记忆是一幅画,我觉得那是午后太阳射进了那种日式的屋子,院子里头有芭蕉树,它们逆着光,所以芭蕉叶特别透明,好像翡翠一般。我的母亲坐在椅子上正在缝补衣服,收音机里正播着一首歌,那是沈从文《边城》里的一首歌……”刘墉描述的童年,饱含细节、美如画作,却也在无形中透露着他不同于常人的带着“逆光”的成长经历。
“我现在画画经常画月夜水边的景色,其实是源于小时候父亲很喜欢夜里带我去钓鱼,那种星星点点的夜空、波光粼粼的水面都是我熟悉的童年记忆。”
然而美丽的记忆在刘墉9岁那年戛然而止,让他至今难忘的是当天母亲一脸苍白地赶回家,在地上号啕大哭的样子。那一天,他失去了父亲,天边那一弯轻柔的月色就此消逝。
“我父亲过世之前和之后,我好像是在天堂,下面我不讲是地狱,但是至少是落到相当的地面。我父亲很疼我,我到今天一直记得。有一次我父亲买了一把非常名贵的伞,我拿它够槟榔,把它弄断了,我很紧张。可是父亲回来了,看一眼说,断了就断了,往旁边一摆,牵着我的手进去了。今天做爸爸的人,孩子犯了一个错你啪给了他一巴掌,而我的父亲可以这样把气忍下来,淡淡地说,断了就断了吧,却给我留下永恒的印象。”
祸不单行的是,刘墉13岁时的一天夜里,家里不慎发生了火灾,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许多珍藏的物品都被焚烧殆尽。“第二天回去,一大堆人把我们存下的一点点值钱东西都挖走、抢光了。”这个时候起刘墉真的无家可归了。有两年,他们只是住在一间“草房”里——他母亲在废墟上头盖了一个小草棚。“住进草棚的第二天,母亲烧了一锅火烧肉,我觉得是这辈子吃到最好吃的红烧肉。”
刘墉说,童年的这些遭遇在日后促进了他的成长。
“我们可以把那丑恶的回忆化为一种美丽,把所有的伤痛化为一种毅力。物不经冰霜则生亦不固,人不经忧患则德惠不成,就是这个道理。”
父亲离世、家中失火后一贫如洗并没有打败刘墉的母亲。她为了让儿子继续坚持学业,一个人干了三份工作,不仅让刘墉和别的孩子一样上学、还让他师从赫赫有名的胡念祖先生学习国画。
身世之谜:生母来认、却深知养母恩情大过天
高中时的某一天,刘墉家里突然来了一位50多岁的中年妇女。刘墉的母亲向他介绍说,这是你的“干妈”。“干妈”的突然到访又匆匆离去让刘墉的母亲面露难色,当终于鼓起勇气要开口时刘墉已经猜出了其中的奥妙。“干妈”的到来带来的是刘墉真实身世的揭晓,“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这个好像只有在电视剧中才有的桥段,发生了。
养母说:“你愿意留下来你留,你愿意走你走。”刘墉没有任何的迟疑选择了继续和相依为命的母亲一起生活。台湾有句俗语:即使亲生的母亲就在你的面前,也抵不过养母的恩情大过天。
就这样,尽管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刘墉一直没有回去生母的身边。
“她是我的娃娃,她在前头走,我把手扶在她肩膀上,因为她倔强,说你不要扶我,我把她当娃娃,我就把手扶在她的肩膀上,虚着,扶着,她是我的娃娃,我要爱护她,我不能讲。”
直到养母过世,刘墉才开始和生母联系,“之后我们一直都保持着联络,我每个月寄钱过去。她过世的时候,我们一家到加州参加丧礼……”回忆往昔,养父母的种种恩情仿佛昨夕,在刘墉的心里“生母也是母,养母也是母”,哪一种情感和联系都是无法割舍的。
~ 3 ~
各领域的成就
刘墉在各个领域都颇有建树。
在绘画方面,他成绩斐然,他的一幅画作售价百万;
在主持方面,1973年他主持中视益智节目“分秒必争”,应聘为中视新闻部记者。妙语连珠的他,27岁时他曾经获得过台湾主持界最高奖项的金钟奖;
在演讲方面,他的演讲座无虚席,几乎都场场爆满。所有听过他演讲的观众,都对这位演讲者多元深厚的学识赞不绝口,也为他能言善道的口才倾倒不已,人们纷纷称赞他为“华人之光”、“励志大师”;
在写作方面,他的书可以说是本本畅销,他也被称为华人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更被几代人看做是无可替代的精神教父;
16岁的刘墉,曾经因为小身体不好,得了肺病吐血,休学了一年。休学后,在漏雨积水的屋子里,他开始日日画画和写诗,在烟纸背后画,在墙壁上画,在书本空白处画,再度入学后,他以高分成绩考入了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
1972年,大学毕业的刘墉曾当过台北成功高中美术老师,“中视”新闻部记者。
1979年进入美国纽约市圣若望大学东亚研究所任“中国画”指导教授。次年被聘圣若望大学任驻校艺术家。
198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班,主修艺术教育。
1991年在台湾成立水云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其间一直从事绘画、写作、演讲,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世界各地举办画展多次,更以畅销书作家闻名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区。
1993年开始在大陆出版各种作品,以散文及励志小品为主,迄今总计已达几百万册。
~ 4 ~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
《宁可孤独,也不庸俗》承载了刘墉对人世的深情,温暖到落泪。
回望半生心路,讲述珍藏心间多年的故事,关于少时执着而生猛的爱情,关于挣扎的、遗憾的、令人动容的亲情,关于肝胆相照又惺惺相惜的友情。“宁可孤独 也不庸俗”的意义,是教会我们心怀一份懂得和洒脱,深情行走在岁月间。
以下摘自刘墉著《宁可孤独,也不庸俗》
行走于世,风大时,要表现逆的风骨。风小时,要表现顺的悠然。
我们可以转身,但是不必回头,即使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走错了,你也应该转身,大步朝着对的方向去,而不是回头埋怨自己错了。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睿智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从小我就爱听雨。
那时住的是日式平房,雨水落上屋瓦先流向天沟,再幽咽地进入通往地面的大水管。雨水倾泻会在水管里震动,发出高高低低的声音,听那声音的缓急就可以知道雨势大小。真碰上暴雨,天沟难以消化,只好让大水从屋檐直接往下坠,在地面溅得稀里哗啦,如果先落在油毛毡搭的遮雨篷上,则是叮叮咚咚。我住在台北的违建区,好长两排平房相邻,滂沱时两边的雨水一起往下落,在长长的巷道里交织为庞大的交响曲。
妙的是在那交响曲间我睡得更沉,大概因为乍听虽然一片嘈杂,其实乱中有序,而且摒除四邻的杂音,反而像是寺庙中的梵呗,有静心安神的效果。尤其寒冷的日子,外面阴阴郁郁,雨点滴滴答答,躲在暖和的被窝里不必起床,更有乱世偏安的侥幸,所以当时读到李后主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特别有感触。想李煜在异乡听雨,应该像在异乡赏月,跟故国没什么差异,怪不得他会“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三十岁到美国,曾经住在一个阁楼里,房间简陋没有天花板,使我听到另一种雨声。尤其大雨的夜晚躺在床上,看两边斜斜的屋顶,一条条木板上露出千万根固定瓦片的钉尖,有战鼓频催、万矢齐发的惊心。起初我不能适应,没过多久居然也习惯了,觉得跟故乡的雨声没什么不同,只是换了个共鸣箱。
无论生长在哪里,荷花都是要冬眠的。所有的繁华丰盛都过去,大大的叶片全不见了,水面只剩干枯的荷茎和立着的莲蓬。荷茎是坚持的,它们不委屈,只折断,一根根像是折钗股,断向水面。黑黑的,让人忘了它们的存在。这时候如果来一场雪,它们就会突出了。
记得有一年到杭州断桥赏雪,桥面落雪之后在深黑的水上变成白白一线,桥边柳树和亭台也因为落雪而清晰。还有,就是岸边的残荷,一根根黑黑的荷茎,都被白雪覆盖成飞白的笔触。
好多人把握这难得的机会,拍摄断桥残雪的美景,我却站在水边,久久,欣赏雪中的枯枝残荷,想盛夏时节,曾是怎样的繁华。
不知为会么浮起李易安的句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会不会是李清照晚年看残荷的感慨?遥想她年少轻狂时,因为酗酒忘记回家的路,结果把船划进荷花丛中,只见上下左右一片青盖亭亭。
少女急了:“怎么渡?怎么渡?”
突然“啪啪啪啪”,惊飞了一群原本停在沙滩上的鸥鸟和鹭鸶。
虽然我九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清晰地记得他曾带我去乌来。先过一个窄窄的吊桥,然后搭台车。
台车有点像小火车,但是有铁轨、有车,却没动力,上坡的时候需要车夫推。碰到下坡,车夫迅速跳上车,说时迟,那时快,台车会瞬间加速,沿着铁轨往下冲。也可以说台车像超级惊险的云霄飞车,坐在上面的人既没车壳保护,也没安全带,全靠驾驶员用伸向轮子的刹车杆控制飞车的速度。这惊险刺激和父亲的拥抱让我一生难忘。
出台车站,就是乌来最著名的“云之泷”了。这瀑布不宽,但是从八十米高直坠河谷。中间经过几个转折,激出烟雾、散成细流,在垂直的崖壁上交织变化。
瀑布下的溪谷属于南势溪,长年冲刷崩坍,累积了好多巨大的石块。晴天时干的石头是白色的,在阳光下让人不敢凝视,受到浸润的则是深黑,黑白对比,加上瀑布激出的水雾云烟,美极了!
父亲曾带我走到瀑布对面的观景台,旁边坐了一排穿着艳红山胞服装的黥面人,脸上刺满从鼻子斜斜伸向两耳的图案。那衣服的红、脸上花纹的黑和竹烟斗冒出的白烟,令我印象清晰。
~ 5 ~
爱情婚姻
刘墉和妻子毕薇薇是大学同学。
1968年,刚满20岁的刘墉考入了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大一下学期,因为学校要派四位优秀学生代表接受电台采访,刘墉和毕薇薇被分到了一组。这一次偶然的缘分,又碰巧遇到当天电台录音器材出故障,两人有了一下午等待录音的相处时间,等了一个下午,聊了一下午。
年轻时候的刘墉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尤其在女生面前,他很少开口。可是让他自己感到意外的是,在这个长相平平、身材瘦小的女孩面前,他难得的放松、自在,一直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后来,刘墉感慨说:也许一个人只要遇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时,就算他是哑巴,可能也会说话了。
彼时,还是学校“写作协会”会长的刘墉,在录音之后,送了毕薇薇一本自己主编的杂志《文苑》,并邀请她参加朗诵队。刘墉喜欢上了这个女生,而毕薇薇也通过和刘墉进一步的接触,渐渐了解到他的才华和凄苦的童年,深深为他的才华折服,对他的身世同情。
刘墉和毕薇薇热烈的相爱,大学还没毕业他们就想结婚。于是22岁那年的一个普通早餐,刘墉冲进教室,对同学大喊,谁有带私章,走!跟我去法院,帮我和女朋友盖章结婚。就这样这两个人成为了受法律保护的夫妻。
谁知结婚消息一传出来,很多好友亲戚都跳了起来,要求他们要重新请客。于是两个人在结婚后8个月,又补上了一场喜宴。
婚后刘墉和妻子、母亲住在台北的贫民区,日子过的十分清贫,但夫妻感情特别好。1972年年底,他们的儿子顺利出生,取名刘轩。
1989年,刘墉四十岁那年,妻子又怀孕了,此时儿子刘轩已经是大一的学生。妻子生产的那天,刘墉经历了终生难忘的一幕。他看见妻子颤抖着、扭曲着,咬着牙,深深的吸气,面孔挤成一团。刘墉当时紧紧抓住妻子颤抖而冰冷的双手。一声啼哭,女儿出世了。刘墉突然深刻的感受到了“妻子”两个字的力量。“创造世间最伟大东西的,不是上帝、不是宇宙、而是每一个妻子!”
从那时起,他开始用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女性的坚强、坚韧。他的画风随之改变、也写了很多的文章、关注和反应亲情。从此,他无论去哪里工作都带着妻子,寸步不离。1993年,携妻赴英法德旅游写生;1994年,携妻子去挪威旅游写生;1995年,在意大利威尼斯… …
有一次,刘墉和妻子在街上牵手,被记者拍到,他笑着告诉记者:“其实我们常牵手,我和妻子很欣赏闽南语把夫妻称为’牵手’。几十余年,在这不短的岁月里,我俩一直手牵手走过来,共同努力,用关心和爱经营我们的家,虽然也有风雨,但我们都知足、感恩,相信必能步入怜爱的阶段,长相爱、永相守…”
~ 6 ~
子女教育
刘墉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刘轩已获哈佛博士学位,比儿子小十七岁的女儿则曾以优异成绩荣获布什总统奖,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细数成长的岁月,一对儿女接受到的却是刘墉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模式。
刘墉对儿子承袭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告诫儿子“你必须成功,不能失败”。刘轩在2岁时就开始体验“地狱式教育”。刘轩懂事以后,刘墉与儿子的关系就开始变得平等,两人常常打赌,而且他教儿子必须要守信用——输了就得掏钱……
面对女儿,刘墉完全采取西方式教育,给予女儿更多的是鼓励。对女儿而言,他既是严师又是慈父:小到翻阅书籍时的手势、日常用品的清洁与摆放、吃零食会长胖等等,大至人生观、世界论。
刘墉谈对子女的教育:
由于我的强权教育,刘轩在很小的时候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做了,衣服脏了,自己动手父母不在家,饭要自己做。因此,刘轩很早就能够自己做饭,甚至烧得一手好菜,这让很多自诩独立的美国孩子都自愧不如。在教育刘轩的过程中,我是个绝对的“中国式父亲”。
儿子看电视要管儿子打电话要限制为了锻炼儿子的胆量,把他送到曼哈顿“毒蛇猛兽出没”的地方上中学,每天路上要花三个小时。因为我的专制,父子关系一度很紧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有逆反的心理,我所认为的“叛逆”是,孩子有时候只是他们自己的心理同生理状况在作战,身体已经长大,茁壮到觉得有足够的力量可以离开父母独立而经济上依旧需要依附,迫使他必须留下,两种力量常常打架。这个时候需要父母在身边好好耐心劝导,为了消除我的“强权”教育对他的心理影响。
为了拉近我们的关系,我也与时俱进地学会了很多儿子世界里的新事物。比如说:上网聊天、滑旱冰、穿破牛仔裤,甚至如何染绿头发。在规矩上严格是让他做一个有原则的人,在生活中的相处,就更多应该给予他关心和照顾。
我意识到,他对我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为了锻炼他的自主性,让他有独立判断、辨别的能力,在他考入哈佛大学后,我开始渐渐地收住我强权,让他更多地进行自主选择。选择专业、就业地点、婚恋情感等方面,我再也没有多做干涉。因为儿子已经是个成年人,已经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对他说“你翅膀硬了,可以飞了”。刘轩感受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他说:“二十一年来,我讨厌你的严加管束,二十一年后,我感谢你的宽宏大量。我该起飞了,却莫名其妙地有点舍不得。”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传授其作为“人”在社会上生存的本领。
在儿子上中学时,我不顾老母亲的抱怨,坚持为儿子选择了一所离家很远,单程需要90分钟车程的中学。几个月后,儿子提出说,周末要与同学一起去新泽西州旅游,这让我很惊讶。90分钟的路程,使孩子的视野和心胸同离不开家的孩子不一样了。
如果因为爬山危险,就不让儿子去爬山,或许刘轩在性格上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转变。作为家长你要想好,是培养一只乖猫睡在你腿上,还是培育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男子汉呢?男儿就得鸿鹄高翔,不坠青云之志,“强权”教育的结果,是让儿子能够与懂得了自强自立。
民主的方式,更多的是让儿子懂得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两点都是在教育上不可或缺的。
我的小女儿刘倚帆,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每每对她多加鼓励,让她充分独立,女孩心思细腻,感情相对脆弱,所以,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也特别注重方法。让她自己把握生活,又在某些方面严格要求,原则问题坚决不放任自流。希望女儿做个淑女的同时,又希望女儿做个女强人,“因为时代愈来愈进步,孔武有力的男生不见得吃香,娇小的女孩子照样可以统治世界”。
不过在其他方面,我管理女儿的政策却非常宽松,让她自己管自己。
有一次,都夜里两三点了,刘倚帆还在洗澡、听音乐,我只提醒了一遍,就不理了。结果第二天,刘倚帆哈欠连天地去上课,一整天也没精打采的,自然就意识到生活规律的重要性。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教育方法也不一样。女儿可以趴在地毯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做功课,她有本事这样仍然每科照样拿A,我有什么话可说呢?女儿—边听音乐,一边上网,一边做功课,她能一心多用,不正好适应了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吗?
~ 7 ~
素一说
人们评价刘墉,说他是个很认真生活,且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
他的书籍是台湾畅销作家之冠。我甚至感到一种无力感,就是仅仅用几千字不能说的清刘墉的人,和他的作品。
高中时候,我的书架上就摆满了刘墉的书,那时候只有校园生活,他的书于我来说,是一种生在安逸却硬说愁滋味的勉强。而工作十年之后,再读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却有一种句句精辟,处处说透人生的清醒和醍醐灌顶。
他的书绝不是鸡汤文学,他就像一个慈父,一直在我们的耳边反反复复、絮絮叨叨的给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年轻人,讲述他作为前辈了解到的人生哲理,让我们尽可能成为一个好人,但也不要轻易被伤害,他告诉我们要小心社会的狡诈、但也劝说我们不要丢弃做人的善良。
从他坎坷而励志的人生经历中,我们读到了一个人内心世界丰盈的重要性。什么都可以如大厦倾倒一样,瞬间崩塌,但一个人建立的强大自尊、建立的利他思想不会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而动摇。
他的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书籍,都随着他个人的经历的改变在不断递进、都是他新的人生反思和感悟的体现。他至始至终没有因为苦难而让自己的良知良能受到丝毫影响,他永远用一种敏锐、温柔、善良的姿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在感恩中不断的发现美好。
如果说真正让我感受到除了父母以外,还能对我们年轻一辈的谆谆教导的人,那无疑是刘墉。在读他的文字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变的理智、成熟、沉淀了自己,也感受到了书中的智慧。
已经迈入古稀之年的刘墉,仍然像一个老顽童一样,一旦置身于孩子和年轻人中间,总能把大家的注意力都紧紧的抓住,他和孩子一样,说俏皮的话语、做大胆的假设、天真又烂漫。他总能让孩子们在他的妙语连珠、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中感受他带来的感动。他甚至不顾身体的不适,在美术导览活动中,趴在地上和孩子们看完一幅幅的画作,那种亲切感,就想一个邻家的爷爷。
刘墉用自己的版税收入,帮助了数十个台湾慈善群体,并在祖国大陆捐建了38所希望小学。他如降落人间的天使,在吃尽苦头、受尽折磨后,用文字、用一幅幅画、用他的行动让我们感受生而为人,爱众生,爱让生命力生生不息!
以上
《刘墉家书》的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是:
刘墉有一双儿女,长子刘轩是七十年代初生人,长子出生时刘墉也不过二十出头,才走进社会;小女儿刘倚帆生于八十年代末,比哥哥小十七岁,更像个典型的“九零后”,彼时刘墉已经年过四十。起初教育儿子时,刘墉绝对称得上是位严父,和大部分做父亲的一样不与儿子过分亲密,希望儿子在严格的教育下长成一个成绩优秀、品德高尚且勇敢自立的人。
在儿子眼中,刘墉要求儿子要样样尽力争第一,做个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痛的男子汉。他对儿子说:“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后来,刘轩到美国上中学,由史岱文森高中考入美国顶尖名校哈佛大学。事实证明,刘墉的教育很成功,他把儿子培养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社会人才。
教育小女儿刘倚帆时,刘墉却用了不太一样的方法。他在《刘墉家书:做个快乐读书人》中说:“对不起,跟我以前写《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比起来,我这本《做个快乐读书人》好像太宠孩子了。”但了解过刘墉的小女儿就知道,刘倚帆从小在美国长大,接受美式教育,高中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美国长春藤盟校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同样是个优秀的孩子,并没有输给哥哥。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快乐呢?……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