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三”来自“十里洋场”时期的吴语上海话,吴人极喜欢加“阿”字。上海当年的英租界中经常会有从印度调来的“公务员”,负责一些杂事,而这些印度人是英国人的忠实“爪牙”,整天警棍乱舞,因此上海人便蔑称其为“阿三”。
而今,“印度阿三”一词已经广泛流传开来,多含国人嘲弄印度之意。
印度阿三,指印度人,一般含贬义。
“印度阿三”来自“十里洋场”时期的吴语上海话,吴人极喜加“阿”字,而上海话中与“三”相关的词汇(阿三、八三、瘪三、十三点、猪头三)多为贬义词。上海当年的英租界中经常会有从印度调来的“公务员”,负责一些杂事,而这些印度人是英国人的忠实“看门狗”,整天警棍乱舞,因此上海人便蔑称其为“阿三”。
而“印度阿三”一词是由“红头阿三”演变而来,之所以叫“红头阿三”原因大致还有这几种说法:凡印籍巡捕皆头缠红巾(实际上,印捕充任交通警、巡逻警的用红巾缠头,任看守警为黄巾缠头)所以叫“红头”。
关于“阿三”则有两种说法:一说印度人是亡国奴,在上海人眼中的地位低于西捕和华捕列第三位还有就是当初在上海,当地人称印度警察为阿三。
阿三的来历,有很多说法,不过细细看来,总脱不了一个基础。那就是中国在半殖民时期的,英租界中经常会有从印度调来的“公务员”,负责一些租界的杂事,因此与国人会有不少的接触,自然也就少不了相互比较,比较来比较去自然也就有了外号。
据说当时,印度人又黑又瘦,且行为举止也跟猴子一般。那时候因为印度属于英殖民地,因此大多数为英国人服务的印度人民都会一些英文,当他们在中国人面前显摆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加上一句ISAY…。由于Isay的发音和“阿三”很接近,传来传去就传成了“阿三”。
另一种说法是英国体系的公务人员(尤其是警察)长久以来都习惯被称呼为SIR,另外上海人一向习惯在单音节的单字前面添加一个“阿”字。所以上海人叫着叫着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而当时印度官员都戴着红色头巾,私下里又被叫做“红头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