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户六千九百七十,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南与精绝、东南与且末、西南与酐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能铸冶、有铅。东至都护所乌垒城三百五十里。”
至少在汉朝的时候,中国已经有很详细的文字记载着这个古国的情况了。龟兹古国在东汉以后就已经成为西域的泱泱大国,她以库车为中心,东起轮台,西至巴楚,北靠天山,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新疆的库车、拜城、新和、沙雅、轮台县一带,都曾是古代西域龟兹国的领地,其势力范围可见一斑。
一、读音:qiū cí
二、释义:
1、古地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置龟兹都督府。后并入安西都护府。
2、唐代安西四镇(军镇)之一,先后受安西都护府及安西节度使统辖。
3、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扩展资料:
龟兹遗址:
龟兹故城位于新疆库车县城西约两公里的皮朗村。
故城周长近8000米,北墙2000米、南墙1806米、东墙1646米、西墙约2200米。
除东、南、北三面城墙尚可辨认外,西墙已荡然无存。
全城成不规则正方形,城墙高约2~7米,为夯土筑成,每隔40米左右有城垛一个。
1985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曾在龟兹故城进行过发掘工作,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彩陶片,铜件、汉五铢钱、龟兹小钱、开元通宝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龟兹
因为龟兹(qiūcí)一名来源于古代龟兹语(Kutsi)的音译。“龟兹”,汉唐时的西域大国。“龟兹”,唐代“安西四镇”之一。龟,汉语常用字,读作guī、jūn或者qiū,最早见于甲骨文。
龟兹古代居民属印欧种。回鹘人到来后,人种和语言均逐渐回鹘化,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
语言
龟兹语属于印欧语系中Centum语组的吐火罗语方言B,用印度的婆罗米文字(Brahmi)书写。由于在语言学分类学上吐火罗语与其近邻—印欧语的主要东方分支Satem语组的印度-伊朗语(Indo一Iranian)的距离较远,反而与分布于欧洲的Centum语组的拉丁一凯尔特语与日尔曼语有较近的关系,故它在印欧语分类学的研究中占有举世公认的重要地位。
这使得龟兹成为古印欧语在东方分布最远点的标志地名之一。也是基于这一点,因而它往往更能吸引欧洲考古家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