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是什么意思?

解除限制2023-02-08  27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生有三大憾事:一是鲥鱼美味却鱼刺太多,二是海棠花美却没有香气,三是《红楼梦》精品却没有写完。

出处:张爱玲《红楼梦魇》

1966年张爱玲定居美国,至1995年离世,期间以十年时间研究《红楼梦》,此书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结晶。

扩展资料:

张爱玲通过对各个版本的比较和对照,考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节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和走向,甚至推敲八十回后可能发生的故事修改情形,如贾赦和贾敬两位老爷是为了衬托对比贾政而写。

张爱玲用一章“三详《红楼梦》”来用各个版本的对照和异同等蛛丝马迹来论证《红楼梦》“是创作不是自传”,是小说而不是家族史,尽管书中的某些情节某些人物以作者的生活经历为原型,但在张爱玲看来绝不足以支撑“自传说”,毕竟创作来源于生活。

而张爱玲也列出了她的考证,如宝玉上学辞别黛玉,张爱玲指出,此处有脂砚斋的批注“真有其事”,而之后得黛玉葬花、闻曲等标志性的情景却并无此类批注。

脂砚斋与作者曹雪芹有着同样家庭背景,宝玉身上既有脂砚斋的影子也有作者的个性,他们的一些生活纪实被运用到小说中,所以脂砚斋会有“真有其事”“真有其语”之类的批注,而黛玉的轮廓个性或是参照脂砚斋早年的恋人,但有关宝黛的文字却绝大部分是创作虚构的。

可见,黛玉和宝玉虽确有其原型,故事情景也有生活事实作为参照,但创作是远远多于生活写实的。

很多人吃鱼喜欢挑鱼吃,尤其是对于刺多的鱼不喜欢吃。那么,鲥鱼刺多吗?鲥鱼可以养殖吗?

鲥鱼刺多吗

对于鲥鱼的刺借用张爱玲的话来说即可诠释:

“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

鲥鱼可以养殖吗

鲥鱼,别名三黎鱼、三来鱼、时鱼,属鲱形、目鲱科、鲥属,是我国名贵的洄游性经济鱼类。它体较长,侧扁而高,口较大,吻较尖,鳞片大而薄,腹部有棱鳞。头部和背部为灰色,体侧上方略带蓝绿色光泽,体两侧和腹部为银白色。一般体长为25厘米——40厘米,个体重1千克——1.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3.5千克——4千克左右。鲥鱼为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在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在淡水中则分布于长江、湘江、闽江、钱塘江、珠江等水系。每逢春夏时节,它由大海进入江河,产卵繁殖,应时而来,且洄游时节甚准,故得“鲥鱼”之名。

鲥鱼为温水性中上层鱼类,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适宜温度在2℃——38℃,最适水温为22℃——32℃。它为溯河性鱼种,具有深入江河溯饵和集群产卵习性,饵料多以摄食浮游生物为主,如轮虫、桡足类、剑水蚤、基合蚤等,还摄食硅藻和其他有机碎屑以及兼吃幼小鱼虾。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也大量摄食含蛋白质丰富的颗粒饲料,甚至晚上也摄食。

鲥鱼经济价值较高。它肉质肥嫩,细软爽滑,鱼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克鱼肉含蛋白质16.9克,还含有丰富的脂肪酸以及糖类、钙、磷、铁、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分。鲥鱼还具有药用价值,据药书记载,鲥鱼肉味甘,性温,具有滋补健体功能,既能补益虚劳,温脾补肺,又有利消肿、消炎解毒等功效,故古时鲥鱼曾是地方进贡朝廷的补品,并被列入御膳美食。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繁殖亲鱼,以及江河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等原因,致使鲥鱼自然资源急剧下降,所以发展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据研究和试验表明,鲥鱼可以进行人工养殖。养殖方法主要有:

一是采取池塘纯养(即单养),但可配套少量鳙鱼和白鲢控制水质,池塘面积3亩——5亩,水深1.5米为宜。

二是混养。将鲥鱼混合放养在鳗鱼池塘、家鱼池塘或其他优质鱼池塘养殖,这既能有效控制浮游生物等过度繁殖,有利于调节水质,又能增加鱼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还可利用水库、湖泊、大面积池塘养殖,但鱼种放养规格宜稍大,据试养经验,池塘纯养每亩放养规格3厘米——4厘米鱼苗1300尾——1500尾,其成活率达90%,亩产约达500千克以上。

吃鲥鱼的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鲥鱼具有很多食疗功效。

《本草纲目》称鲥鱼“肉,甘平无毒,补虚劳。蒸油,以瓶盛埋土中,取涂烫火伤,甚效”。《随息居饮食谱》曰鲥鱼“甘温,开胃,润脏,补虚”。鲥鱼的脂肪含量很高,几乎居鱼类之首,但它又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鲥鱼带鳞与竹笋、荻菜清蒸,特别适合体弱者食用。

需要指出的是,《本草求原》谓:鲥鱼“发疥癞”。因此,体质过敏及患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208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