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地图的简介

手把件2023-02-08  27

立体地图是以三维立体形式直接或间接表示立体形态及各种地理现象的地图。直接显示立体的有地形模型、塑料压膜立体地图。前者一般采用可塑材料,如粘土、石膏、橡胶等制成,也可用其他材料经支撑、铺垫、粘合再加上象形的地图内容。后者是预先刻制硬质地形模型,并将地图印刷在另一塑料片上,经热压而制成。立体地图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大数倍,具有真实感,直观性强。多用于军事、教学、宣传展览。间接显示立体的是根据双眼立体效应制作的,有互补色地图和光棚立体地图等,此外还可设计立体图型,使在平面地图上的制图对象,产生立体效果,已采用的有地貌晕渲法、明暗等高线法、透视写景法、鸟瞰图法、块状立体图法、统计立体图法等。上述立体表示形式都可根据需要制作各种内容的立体地图,包括地形图、普通地图、影像地图、旅游地图、教学地图等。随着地球科学和文化、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对立体图的需求日益增大,对内容的要求也产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机助制图和地形数据库的建立,可利用地形模型的输出,显示从各个角度观察的鸟瞰地图、并列剖面的透视图及自动晕渲。借助电子计算机自动绘制立体图的图形比较机械,图上线划较多,影响其他要素的表示。有待进一步探索。

后来,直至2010年出现一种新型立体地图,是结合DEM高程数据以及卫星影像制作而成的实体沙盘模型——立体中国地图, 在之前的虚拟地图的基础上,是国家863技术——三维喷绘技术在立体地图上的运用。

立体地图是以三维立体形式来表示各种地理现象的地图,也称3D地图。它能直观地描绘地表的形态,真实地展示山川、河流的面貌,被广泛地运用在各个领域。

那么,我国古代也有立体地图吗?

答案是肯定的。传说夏朝时铸造象征天下九州的九鼎,在九只大鼎上刻上反映山川名胜的图案,秦汉时人们在香炉和罐子上雕刻想象中的蓬莱仙山的地图,这都可以说是立体地图的最早雏形。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

秦始皇陵中以水银为江河和大海,模拟了真实的地面世界,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立体地图。秦汉时期,军事将领们已经能在准确描绘地形特征的沙盘上拟定计划、制订战略。东汉时,西北地区的军阀隗嚣叛乱,光武帝准备亲征,对能否取胜没有把握。

将军马援便做了一幅立体地图,为皇帝讲解军事态势。他以糯米为材料,准确形象地制作出了山谷、河流,把敌我双方的形势描绘得清清楚楚。根据这幅地图,汉军一举扑灭了叛乱,马援也得到了汉武帝的嘉奖。马援的作品,已经是比较成熟的立体军事地图了。

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地图出现在北宋。

宋王朝对能反映山川形势的立体地图十分重视,一方面命令地方定期编绘造送,另一方面也根据需要专门派人到地方绘制,以方便行政管理。1069年,科学家沈括出使辽国,当时北宋和辽国处于敌对状态,为了解对方的地理形势,沈括一路上仔细勘察,根据自己所见绘制了一幅非常详细的《使契丹图钞》。

这幅地图用面糊和木屑做材料,在木板上制成了各种立体模型,山岭、河流、道路、城镇一目了然。这幅图制成后,给北宋的边防和外交政策带来了很大帮助。后来,沈括还制作了木刻立体模型地图,制作地图的材料和工艺越来越成熟了。

总结:

南宋时期,一个叫罗大经的人撰写了一本《鹤林玉露》,专门记载当时文人士大夫的逸闻趣事。书中描述,南宋大文学家朱熹酷爱山水,为准确寻觅路径,记录地理情况,他用胶泥和木材作材料,制作了一幅能反映山川形势、风景名胜的《华夷图》。

《华夷图》雕刻在八片木板上,可以折叠,出门时由一位仆从背在背上。可惜,朱熹的制图工作最终没有完成。不过,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也不难想象当时立体地图制作的兴盛景况。

通过立体实景模拟的表现方式,立体地图集成了城市电子地图、立体电子黄页、生活资讯、电子政务、同城电子商务、同城交友、虚拟社区等服务内容。该平台是以一种全新的人性化WEB界面表现,为城市百姓的生活、工作、旅游、出行参考、网上办事、网上创业等活动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为城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商家企业提供面向市民宣传互动的快速通道,从而更方便地实现电子政务、地图查询、黄页查询、电子商务、推广宣传等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立体地图的建立和发展,开拓了全球WEBGIS行业应用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催生了一个新的技术领域,立体地图模式已经成为事实的行业标准。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虚拟仿真电子地图,立体地图为普通人提供最优秀的电子地图和本地搜索服务;为众多商家提供出了企业标注、地图广告、定位广告、商务地图、API地图租赁等多种产品服务;同时为3000多家合作网站提供了优质的立体位置地理信息服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207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