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派”唱腔:是刘宝全综合胡十、宋五、霍明亮三家之长加以创造而形成的。他还把京剧、马头调等的表现手法熔冶到京韵大鼓的唱腔和表演之中。他创造的唱腔借鉴京剧老生的唱法,真嗓假嗓兼用,娴熟自如地运用胸、脑后等部位共鸣达到了“低音珠圆玉润,高音响遏行云”的妙境。同时,还完善了似说似唱、说唱交融的演唱方法。
2、“白派”京韵大鼓:是白云鹏根据自己嗓音条件创造的他演唱的特点是依字行腔,运用和缓、低回的唱法,他基本不用高腔起唱。“白派”唱腔对字音的处理十分讲究,注重声音高低的配合,字音强弱的变化,气口轻重的设置,特别善于演唱大段的排比句,句子虽多,但唱腔却不重复。
3、“骆派”京韵大鼓:是骆玉笙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其是带有一种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分为刘派、白派和骆派。
京韵大鼓是中国北方曲艺的一个重要曲种,自它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演员不同的艺术特点、风格,曾先后出现过刘(宝全)派、白(云鹏)派、张(小轩)派、少白(凤鸣)派、骆(玉笙)派等。
尽管各个流派对京韵大鼓的发展都起到了“推波助澜”,使这一艺术形式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重要作用,但时至今日,几乎再无演员研习张、少白两派,而宗刘,宗白的演员也为数不多,如同京剧净行中的“十净九裘(盛戎)”现象,凡学、唱京韵大鼓者,宗骆派的最多。
目前,刘宝全、白云鹏、骆玉笙的不同演唱风格已被鼓曲者和评论家目为流派。经过他们各自的改革创新,使京韵大鼓这一曲种不断变化、发展,而且大大地提高了这个曲种的艺术品位。综观三位鼓曲演唱大师,他们基本具备甚至完全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天赋优越。他们大多能够“从低往上翻,翻到九重天”。刘宝全往往能在一个曲目中跨越20个音阶。金嗓鼓王骆玉笙晚年尚能由低音5唱到高音5。
2、咬字清晰。他们咬字准确、清楚。“不飘不到讲四声”。当行腔与字音声调发生矛盾时,他们都通过加装饰音予以校正,以字行腔,字正腔圆。他们吐字时,字头准确,有力量,有弹性。字头经字劲、字腹到字尾的过渡、交待圆转而不露痕迹。
3、发声科学。在发声方法上,他们灵活使用不同的共鸣方法来变化音色和音量,用嗓合理,持久耐用在发声效果上,他们高低音伸缩自如,穿透力强,在声音与其他歌唱手段的关系上,他们声随字发,声随腔行,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4、善于运用气息。他们皆能气发丹田,上下贯通,以“气为音之帅”。气不粗则音不浮,气不细则音不薄,气不浊则音不滞,气不散则音不竭。充足的气息保护了他们的嗓音,支持着他们的歌唱。
5、行腔流畅优美。他们的行腔不仅字正腔圆,而且节奏徐疾,声音高低、字音强弱、气上轻重的设置、搭配,特别讲究,富于变化,从而使唱腔十分婉转流畅。
6、运腔技巧高超。他们善于运用技法装饰美化唱腔,并因之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比如:骆玉笙吐字归韵时,充分利用字的韵母作拖腔来描绘形象,抒发情感,对人辰、中东韵带n或ng的韵母,她往往用鼻音哼鸣,发挥了鼻音共鸣的深沉效果。
7、表演形美神美。他们“变脸换人”,“变眼换人”,一扭脸,一变视线,即能塑造或区分不同的人物,通过神情特别是眼神的变化,表示人物的喜怒哀乐,在眼神的引领配合下,以不同的手势表现不同的人物的身份、特点,摹拟事物,表示空间。
以潇洒、漂亮的身段,塑造人物形象以扇、板、鼓楗为道具,摹拟刀、枪、船桨等事物,帮助表演。
8、讲求韵味。他们不仅“腔儿花”,音乐优美 ,而且“味儿厚”,隽永传神 。“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声情并茂、余音袅袅,令观众悠然神往,百听不厌。他们的演唱无不具备这一特色。
扩展资料:
京韵大鼓的发展:
京韵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经艺人改革后发展而来。
木板大鼓即“怯大鼓”,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叫过很多名称:在北京曾称“京调大鼓”、“小口大鼓”、“音韵大鼓”、“文明大鼓”、“平韵大鼓”,在天津曾称“卫调”、“卫调大鼓”、“文武大鼓”、“京音大鼓”。
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北京成立曲艺公会后,遂正式统一名称为“京韵大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韵大鼓
在中国京韵大鼓的流派中又代表性的可以分为三个流派,一个流派以李宝全为代表的刘派大鼓。刘宝全在中国曲坛被称为“鼓界大王”,可谓是红极一时,在南方和北方基本上都有听过他的名字。刘宝全的艺术在那时时候民间是这样总结的“既两立,贯乎,又能刻苦钻得之。将怯鼓之语改为京音,而作也京韵鼓,而使之得传国。其吸也京剧之唱、念,以京韵鼓之歌艺至其妙。鉴曲之技艺术,破了旧鼓之法。
在大鼓之歌中加了容貌,主面目色以喜、怒、忧、思、惊、恐、悲等变。又斟酌了些戏之便,于曲坛上塑造多生者形。”就是说刘宝全将京韵大鼓融入了多方面的知识,使其融会贯通,具有很高的创造性。
第二种流派是白云鹏为代表的白派大鼓,包云鹏由于自身的条件问题没有和刘宝全相比,于是他就另辟蹊径,扬长避短,那时候他的唱腔可以这样形容“而善利之言、平之节、似云似唱之声,机变倩媚”,于是就有了独特的白派大鼓风格。
第三种流派是以骆玉笙为代表骆派大鼓,骆派大鼓是结合白派大鼓和流派大鼓的特点,并且结合自身的女中音音色特点,创造出骆派大鼓。其实三类京韵大鼓流派的区分方法有两种,第一就是看唱腔,刘派大鼓的唱腔特点就是声音高亢而且表情是多变的。白派大鼓的唱腔是很少使用长腔高亢的唱腔,节奏是平稳的,有点说和唱结合的感觉,而骆派因为有前面两派的特点,主要还是区分其中音部分。
第二比较好区分就是看作品,刘派作品一般有《活捉张三郎》、《徐母骂曹》、《火烧博望坡》、《闹江州》等。白派作品一般有《露泪缘》、《孟姜女》、《怀德别女》、《劝国民》、《提倡国货》等,而骆派作品一般有《红梅阁》、《剑阁闻铃》、《卧薪尝胆》、《邱少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