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恶不悛的意思

真的有龙吗2023-02-08  33

意思: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拼音:怙恶不悛 [hù è bù quān]。

引证: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 ◎《宋史·王化基传》。

出处:先秦《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例句:对这个~的惯犯,必须严加惩处。

语法: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近义词:

一、执迷不悟 [zhí mí bù wù]

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引证:快叫田见秀跟众贼将前来投降,不要~,自走绝路!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

出处:《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例句:心存侥幸、~的歹徒,最后必定会玩火自焚,难逃牢狱之灾。

二、自以为是 [zì yǐ wéi shì]

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引证:世人往往~,自夸其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例句:小王~,还沾沾自喜,不知博学的人,是从来不自以为了不起的。

怙恶不悛的意思: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一、详细解释

怙恶不悛(hù è bù quā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二、成语故事

公元前723年,十四岁的寤生继任郑国国君,史称郑庄公。过了三年,卫国联合宋、陈等国进攻郑国。为了离间卫国的盟国陈国,庄公派使者到陈国去要求和好,并希望结成联盟。

不料,陈桓公瞧不起郑庄公,不愿与郑国结盟。他的弟弟五父仗义劝谏说:“对邻国亲近、仁爱和友善。是立国的根本。您应该考虑到这些,答应郑国的要求。”

但是,桓公听不进五父的话,反驳说:“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它们才是我们陈国难以对付的。郑国有什么作为,能把我们陈国怎样!”庄公得知桓公拒绝与自己结盟,勃然大怒,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

公元前717年,他率领大军攻伐陈国。桓公仓促率军应战,结果大败。后来,史学家对上面这段历史发表评论说:友善不可丢失,罪恶不能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说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改过,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别人是挽救不了的。

怙恶不悛(怙:坚持)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成语出处:

成语典源: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最早出处:元·脱脱《宋史·王化基传》:“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怙恶不悛”。

成语寓意:

俗语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坏事虽小,但它能腐蚀一个人的心灵,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最后就会跃进犯罪的泥坑,成为一个可耻的“大恶”。成语告诉人们,如果作恶开始,就遏制住其发展势头,则不至于罪恶累累,如果坚持作恶,则会祸及四野,恶名昭著。

成语辨析:长恶不悛—怙恶不悛

“长恶不悛”与“怙恶不悛”意义相近,两者都有长期作恶的含义;区别在于“长恶不悛”的“长”是过去的积累,指的是长期作恶,不肯悔改;“怙恶不悛”的“怙”指的是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近代·蔡东藩《清史演义》:“倘有愚民助纣为虐,怙恶不悛,天兵所到,必予诛夷,凛之慎之!檄到如律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187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