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标准。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可以从其规模(存量)和速度(增量)两个方面来进行测量。所谓“经济规模测量”是指对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范围里能够生产出来的财富总量,包括从基本的生活用品到复杂的生产资料,再到各种文化和精神产品等财富的总量。
在对经济规模的 测量中最常用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综合性地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财富(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此外,对经济规模的测 量又分为对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测量。
绝对规模只是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的GDP总量,而不论这一规模的GDP是多少劳动力创造出来的。而相对规模指标则要关心一个国家的人口(或劳动力数量)与其GDP总量之间的关系。在相对规模指标中,最常用的是“人均GDP”指标。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最常用的指标是“GDP年增长率”。
扩展资料:
经济发展水平意义是衡量经济发展状态、潜力的标志。包括:
1、GDP/GNP总值、人均值和变化率:
是衡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据联合国和经济学的资料,当人均GDP/GNP值超过3000美元/年时,经济发展趋向稳定上升,即可持续发展。
2、科技在GNP/GNP中的贡献率:
是判别是否属于高投入、低产出的落后经济或生产发展方式。凡是科技贡献率越高的,经济越可持续发展,是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指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是指某一地区(通常是一个国家)制定和实施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通常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它是在一定经济制度下由国家组织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的特定形式,或者说是国家经济制度的特定形式。社会经济关系,即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单位和个人的地位及其利益,都是通过这样一个体系表现出来的。经济除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外,还包括各行各业各自的管理体制,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等。此外,不同企业的企业管理制度也属于经济制度的范围。
经济的功能表现
确定经济行为主体的权利范围,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起着协调作用。
确定经济主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经济当事人不符合社会整体效率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确定利益分享规则,对经济主体的行为起到激励作用。
确定信息交换结构,充分发挥经济运行的信息功能。
经济优劣的评价标准
经济系统的评价标准应该是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是否以最少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短期和长期需求。
经济系统的要素及其组合
经济作为一种系统的制度安排,总是由各种具体的经济制度按照一定的联系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
一、国家对国有经济的政策有:
1、国有经济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
2、国有经济更要注重在整体分布上的优化和经济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等方面质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大。
3、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力的发挥,不只是通过国有独资企业的作用来实现的,更要通过大力发展由国家控股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来实现,使国有资本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可以有所差别。
二、国家对个体经济的政策有:
1、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
2、劳动者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个体经济中,生产者既是直接的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
3、放宽了对个体工商户经营主体、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等方面的限制,规定“有经营能力的公民”经登记都可以成为个体工商户,可以经营“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进入的行业”。
4、根据经营需要可以招用从业人员,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变为企业组织形式。
扩展资料:
个体经济建立在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条件基础上,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因而在各个社会形态之中,不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它总是依附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作为一种附属和补充的经济形式存在。
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确导向和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控制和影响上。从战略上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整体调整,既要保持它的一定数量,更要注重整体布局的优化和实力上质的提高。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也将为8亿农民从温饱迈向小康提供了广阔天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有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