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虫葫芦口盖比例是1比1.2。
鸣虫葫芦自古有之,古时不仅富贵闲人喜欢,而且平常百姓也都非常感兴趣,手拿鸣虫葫芦里面装有蝈蝈或蟋蟀,日常闲暇之时,几个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聚在一起。
鸣虫葫芦的注意事项:
不同种类的鸣虫需要不同的葫芦来搭配,这样鸣虫的声音才能发挥到极致,听起来清亮悦耳,这都是历代精通鸣虫葫芦的玩家总结出来的经验。
棒子葫芦专养蝈蝈,而亚腰葫芦多养蟋蟀这与蓄养的鸣虫特征与葫芦形状相关联的。
不能。一旦出现裂痕则基本无法挽救,因此必须做好预防。预防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保证外界环境不出现剧烈的温度、湿度变化即可,将葫芦放置在室内的展示柜中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另外相对来说,瓷皮硬胎的葫芦更容易开裂,此类葫芦可通过适当上油来防裂。
鸣虫葫芦,顾名思义,就是蓄养蝈蝈、油葫芦、蛐蛐等鸣虫的鸣虫葫芦。鸣虫葫芦,自古便是秋冬之际玩的多,它主要不是盘的,而是听虫用的。它的美,更体现在器型与纹路上,还有雕刻、设计与搭配。
第1步去皮。葫芦的表面有一层薄皮,如不去掉,会腐烂,出现黑斑点,影响葫芦的视觉效果,也无法在葫芦表面上进行装饰。第2步截口。去掉葫芦多余的部分。根据制作鸣虫葫芦的构思,在葫芦表面用铅笔进行勾画,用凹形刀或薄锯条切去多余部分,一般要求葫芦口的直径要小于葫芦腹直径约0.4~0.5厘米。清理葫芦内部种子和瓤,葫芦虫具多带瓤,行话称之为里子,有里子跟没有里子的葫芦价值有天壤之别。
第3步上口盖。鸣虫葫芦都要有口和盖。截开的葫芦口参差不齐,要用砂纸把口磨平,然后用白膘把葫芦和口粘合在一起。口的外径要与葫芦的下腹直径相同,薄厚要与葫芦大小匹配,侧面的形要与脖的曲线相匹配,内侧一般为纯圆形。老虫具葫芦口多以紫檀、红木、花梨、象牙为材料,由于现在很难找到这些材料,葫芦口的材质多用进口红木、黑檀、绿檀等。
盖的形状很像倒过来的小茶碗,中空,“碗底”也是透空的,谓之“瓮肚”,盖的外径比口的外径小1~1.2厘米。蟋蟀葫芦盖上的“瓮肚”大小不同,“小瓮肚”直径1厘米,“中瓮肚”直径1.5厘米,“大瓮肚”直径2厘米,“瓮肚”为出音口,大小不同,虫鸣声也不同。蟋蟀葫芦盖多以平盖居多,平盖厚1.5厘米左右。一般所说的蟋蟀葫芦盖包括蒙心,是葫芦虫具最上端的一个组成部分,粘接在盖的顶部,盖住“瓮肚”。蒙心的造型和图案非常多,归纳起来为三种:
高蒙心、平蒙心和立体蒙心,平蒙心最常见。蝈蝈葫芦的盖与蟋蟀葫芦盖不同,并不是像蟋蟀葫芦盖那样先挖出瓮肚,再罩蒙心,而是直接在盖上钻出5~7个圆孔,作为出音口,蝈蝈葫芦的盖有两种,一种是与口相配套,木口配木盖,牙口配牙盖,另一种是瓢盖,用皮质厚的瓢葫芦锯成大小适中的圆片,再在上面打5~9个眼做传声的通道即可,很多玩家会同时备用不同眼数的瓢盖,从中选出最佳音质的作为这个虫具的葫芦盖。 第4步砸泥底。这是为以蛐蛐为代表的穴居类鸣虫制作盛具必备的一步,而制作以蝈蝈为代表缘枝类则无需此步。蛐蛐属于阴虫,生性与土壤密不可分,在盛器中砸泥底是模拟蛐蛐的自然生态环境。工具是一根木制圆棍,一头呈球状,用于将泥捣实,一头似扁铲,用于抹泥和修正。泥为黄胶泥、细沙、石灰,用雨水混合,石灰越陈越好,最好上锅蒸一下,以去燥热之气,三者要惨匀,和透,揉成面团状,填实,抹平。泥底不可平,而应与葫芦内部斜面相一致,或与葫芦底部水平线成450~500角。
第5步涮里。是用儿茶、白芨、石榴皮加水煮成浓稠状,倒入砸过低的葫芦虫具内,均匀地涂其内壁,余者倒出。
第6步装铜胆。铜胆是蝈蝈、扎嘴这类的鸣虫盛具所特有,就是在葫芦内中间置一簧。簧乃用铜丝盘成的蚊香状的圆环,其功用有三:其一是供蝈蝈这缘枝类鸣虫空中攀爬;其二是挡住蝈蝈,不至其长须伸出葫芦盖口而被折断,起保护蝈蝈的作用:其一,有人认为有共鸣之功效。当蝈蝈呜叫时,与铜簧产生共振,使鸣声更加优美动听,这也有一定道理。
可以参考百度葫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