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觉醒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迷惘是什么意思2023-02-08  25

鸦片战争时期、甲午战争时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

鸦片战争后,中国只有少数人觉醒了民族意识,“向外国人学习,控制外国人”的思想和改革思想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才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华民族的救国救民思想盛行。

意义:

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拒绝毒品、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坚定决心,也因此开始了与帝国主义列强艰难抗争的历程。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史学家认为,它展现出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逐步觉醒历程:

1、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则徐是一位得到过最多赞誉的政治家,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认为西方有许多长处值得中国学习借鉴。林则徐夜夜仔细阅读、研究译文资料。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他组织翻译了1836年伦敦出版、英国人慕瑞所著2《世界地理大全》,命名为《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状况的译著。

甲午战争以前,中国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的失败,虽说战争的结果动摇了原有的封建社会秩序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促成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有了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开始“睁眼看世界”,承认西方在武器和工艺技术方面的长处,于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2、义和团爱国运动

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他在该书按语中指出,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而竞争,“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中华民族也不能例外。中国如果不能自强,就会“弱者先绝”,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的权利。

义和团运动既然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它就相应地保存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悠久的文化,使我们中华民族这个文明古国得以在这个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中存在下来,中国悠久的文化和文明之保存乃是中国在政治上没有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直接后果,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3、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中心人物,也是领导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他在思想上可以说是集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思想之大成。光绪帝和维新派开始变法,但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 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它要帮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4、辛亥革命和民主思想的传播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拓展资料:

中国人近代民族意识是在与西方列强的直接对抗中逐步生发并觉醒的。在王朝更替之路上演进数千年的“天下”中国,近代以来,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日益加剧,民族意识逐渐成为最为有效的社会动员资源和凝聚人心、整合社会力量的思想工具。

但是,这种民族意识的自觉生成就其产生的历史动力而言,不同于西欧社会基于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动,而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与西方列强处在对立竞争的残酷现实背景下,自身生存危机的本能产物。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

正因其被动性,导致近代民族意识在产生之初,尚不能完全摆脱“华夏文明优越论”和“中体西用”的羁绊,其与传统族类观念之间必然颉颃消长、交织重叠。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156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