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义
套数,指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比喻成系统的技巧或手法。
2、历史
套数又称“散套”,或者“大令”,它是从宋、金时期的唱赚、诸宫调等发展而来的。
3、特点
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支不同曲牌的曲子连缀在一起,少则数首。多则十几首,甚至几十首,构成一个庞大的整体。这些连缀的曲子可根据需要在同一宫调中进行选择,但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且一韵到底,且末了都用“煞调”和“尾声”结束。
4、形式
套数有一定的组合方法,即取宫调相同、或宫调不同但可以相通的若干曲牌,联合成套。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中间缀以若干支曲牌。南曲把这中间部分称为“过曲”,北曲虽无此名,但有其实。过曲部分的某些曲牌可以连续使用,连用时,北曲称为〔幺篇〕,南曲称为〔前腔〕。一套之中,各曲排列的先后顺序亦有定格,大抵慢曲(八拍子、四拍子)在前,急曲(二拍子、一拍子)在后。这种节奏上由慢而快的变化,往往用以体现戏剧矛盾的发展变化过程。套数可长可短,长套可多达三、四十曲,短套仅用三曲,视剧情内容需要而定。
套数的第一曲,常作引子使用,通常为散板曲调。北曲中各宫调的套数均有一固定曲牌作引子,例如中吕宫引子,必为〔粉蝶儿〕,仙吕宫必为〔点绛唇〕,等等。 套数的名称亦以第一曲及所属宫调命名,如〔正宫·端正好〕套,〔双调·新水令〕套。南曲各宫调均有作引子用的曲牌若干支,可以任意选用。
套数除用于戏曲外,亦可用于散曲,称为“散套”。在散曲中,有的作品只用单支曲牌演唱,称作“小令”,元代俗语又称“叶儿”。
元代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由单支曲子组成;套数是由同一宫调若干支曲调连缀而成。
散曲在元代被称为“今乐府”,它与我国传统的诗词都属于抒情文学,但是,与诗词不同的是,诗词等属于雅文学,而散曲则属于俗文化。在元代时期,出名的散曲作家约有200余人,创作作品约有4300多首,其中包括小令3850余首,套曲450余套。因为当时的正统文学并不重视散曲,所以很少有人搜集编次成册,相信遗失的作品并不在少数。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名称来源于唐代的行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小令最基本的特征,本来属于民间小调,在元时时期,宋词逐渐趋于凋零,很多文人希望从民间小调中寻求突破,所以,一般文人创作的小令多半比较典雅,而民间的小令则语言比较俚俗。
小令多以描写为主,比起唐诗宋词更加通俗易懂,所以自有一番独特风格与韵味,小令一般字数在58字以内,但是,近世学者大多不以字数进行分类。
在《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九引《类编草堂诗余提要》说:“词家小令、中调、长调之分自此书始,后来词谱依其字数以为定式,未免稍拘,故为万树《词律》所讥。”小令通常以一支曲子为单位,不过可以多次重复,但是各首的用韵可以有所不同,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 秋思》。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中发展衍生而来,套数的体式特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生,每个曲目同押一部韵,而且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如关汉卿的《南吕· 一枝花 · 不伏老》。其中“南吕”是宫调名,“一枝花”是第一支曲牌名,“不伏老”是标题。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杂剧是戏剧,而散曲则是诗歌的一体。为什么杂剧也称为曲呢?因为杂剧主要部分的唱词和散曲一样,都必须适于合乐歌唱,要按照曲调来撰写。散曲和杂剧的关系,就象诗歌和诗剧的关系一样。那么套数是什么呢?我们还得先从散曲说起。
散曲在元代一般被称为乐府或词。它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小令又叫作“叶儿”,是单个的曲子,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它是按照不同的曲调来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个名称,如“山坡羊”,“沉醉东风”等。写小令所用的曲调有一百多种,常用的不过四十调左右。这些不同的曲调分属于十二个不同的宫调,最常用的不过五宫四调(合称为九宫)而已。
小令是散曲的基本单位,创作者如觉得单调不足以表达,可以把两三个宫调相同而音律恰能衔接的曲调连在一起写,这称为“带过曲”。带过曲的搭配也有严格的规定,不能胡搭乱配,因这牵扯到专业知识的细则,不必多说了。
套数则是作者觉得用带过曲仍不足以表达尽意的一种更扩展的表达形式,更加复杂。它吸收宋大曲、转踏、诸宫调等联套的方法,把同一宫调的许多曲子联缀起来歌唱,各套曲子的联缀有一定的顺序,一般用一二支小曲开端,用“煞调”、“尾声”结束。中间选用的调数可多可少,短者只有三四调,长的有联缀到二三十调的。但要牢记,必须用同一宫调。这种多首杂曲联缀的长调就叫做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