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加入南极科考队?

蜡虫2023-02-07  48

国家海洋局会招聘南极科考队成员,直接报名即可。南极科考队的预选条件:(一)中国公民。(二)具有良好的品行。(三)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三级以上专门医疗机构体检确认,体格健康,能胜任在极区特殊环境下的工作。无各类器质性疾病;无各类严重的慢性病;无传染性疾病。心理健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自控能力。(四)具有符合拟任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其他资格条件;详见“中国极地考察队队员守则”、“中国极地考察队队员基本条件与职责”、“考察站越冬后勤保障岗位职责与选拔条件”。(五)报名需经所在单位同意。所在单位可以给办理公务护照、因公普通护照等相关外事手续。

4条回答·119人在看

4条回答·394人在看

17条回答·53,922人在看

4播放

4条回答·77人在看

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凯旋,网友们纷纷欢迎科学英雄们的回家。南极洲大陆有着非常独特的地理特征,毕竟这片大陆全是冰原覆盖。而且因为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地质条件,这里也有着人们说不知道的一些科学秘密等着人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这里的生物也有着特别丰富的独特的特性,科学考察的意义巨大。

科学研究

国家利益

宏观配置

一,科学考察的意义在于研究收集的科学信息

南极洲科学考察最主要的意义就是为了收集当地的地理信息,还有研究当地的生物变化和气候变化,这些东西对于研究地球千万年以来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对于研究世界生态环境和世界动植物的演变也很必要。实际情况就是已经有无数的科学家在南极发现了成果,比如说一些史前的生物残骸,还有古老病毒等等。

二,国家利益也很重要

其次,国家的利益也在每次的科学调查当中实现,比如调查地理环境就是分析地底下是否存在一些自然资源。毕竟欧美国家早就开始了相关的调查,南极洲虽然不属于任何人任何国家,但是确实是有着各自的势力范围,这很讽刺是吧?而且这种游戏也是这些国家玩出来的,所以未来我们国家以后可能的国家利益,我们也不能落后去参与南极洲的科学调查。

三,国家的宏观配置以及前瞻性

南极洲的科学调查已经是第37次了,虽然我国关于南极洲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们科学经济的进步,南极洲的科研工作一直实在稳步进行的,这也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前瞻性和宏观的资源配置,科学研究不易,期待我们的科学家以后还能够在南极洲发现科学的成果。

1984年11月20日,中国南极科考队首赴南极。37年间,中国劈波斩浪、破冰前行,在极地科考上留下许多耀眼的成绩,而这些都离不开最初的开拓者。

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批154名队员,搭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征,奔赴南极。(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首赴南极

“万一我回不来,请不要把我的遗体运回,就让我永远留在那里”

1820年1月16日,俄国别林斯高晋首先发现南极大陆。直到1980年,当时几个世界大国都已登上南极大陆,并建立了自己的科考站,而对中国而言,南极完全是一个空白。

1980年1月上旬,中国两名科学家就被派往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国际考察。他们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实习员董兆乾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青松。

“1979年12月,我在青岛,刚参加了青藏考察,几天后接到加急电报,说‘火速归京,有出国任务’。业务处处长告诉我,要到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考察访问两个月。从接受任务到出发只剩两周,具体任务也不清楚。”冰雪、企鹅、极光……这是张青松接到考察任务时,对南极仅有的认识。

后来知道是到澳大利亚政府希望邀请两名中国科学工作者到澳大利亚南极站考察访问,他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南极科考的先行者之一,张青松觉得幸运,“作为一个侦察兵,到南极去考察,是中国科学家几代人的夙愿。那时隐约知道去南极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比如风很大,很多飞机失事”。

于是,在出发前,张青松在给党支部的信里写下了这段话:“此次南极之行,我一定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顺利归来。万一我回不来,请不要把我的遗体运回,就让我永远留在那里,作为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考察南极的标记。”

这次南极的“破冰”之旅,打开了中国科学家向极地求索的闸门。张青松说,南极是科考的宝地,甚至会让科学工作者上瘾。作为在南极大陆越冬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张青松采了十几箱标本,邀请了朋友一起合作,写出了18篇文章,也是中国的首批南极研究成果。

与张青松同行的另一位中国南极科考的先行者董兆乾是这次南极考察小组的组长,出发前,他也做好了相同的准备。当时,董兆乾的妻子在澳方的要求下,签下“生死状”:若考察途中发生意外,董兆乾的遗体将不运回国内,就地埋葬。

在极地大陆,每走一步,甚至说一句话都充满艰险:如果在室外随便开腔,牙齿的釉层会伤,牙齿会被冻裂。

董兆乾碰到第一场极地暴风雪时,躲在澳大利亚考察站内,听外面暴风呼啸,风速达每秒50米,卷起大陆的巨型石块,打在建筑外墙,像在开机关枪,房子摇摇欲坠,“说不害怕肯定是假的”。

但在这样的环境下,董兆乾仍仔细记录下了各国在南极的建筑物、考察队的现场运行、队员的衣食住行、安全保障、交通运输、通讯联络等,运回几百公斤的样品,提交了5万多字的综合报告,为我国组织南极考察,建立南极考察站打下了基础。

再赴南极

乔治王岛筑起了新“长城”,中国拥有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一两位中国科学家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可,并不等于我国极地考察水平的国际化。1981年中国申请参加了南极条约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但被告知只是成员国,不是协商国,没有表决权。想在南极条约里有地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必须要有自己的南极科学考察站;要有独立的南极科学研究计划。

1984年11月20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国家海洋局组织领导的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赴南极建站和科学考察。董兆乾和张青松以中国南极考察队副队长的身份再次前往南极腹地。

他们打算在南极建起中国自己的科学考察站。张青松说:“当时我国没有破冰船,南极半岛周边冰情比较严重,所以临时改到乔治王岛。”

需要考虑到的是,南极的“夏天”只有11月到翌年3月短暂的4个月时间,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在1985年2月底以前完成建站并撤离南极,否则不抗冰,也不能破冰的船就要被冻住,无法离开。

在边卸货边建站的前16天,没有暖气,缺乏机械,大部分工作全凭人力,队员们争分夺秒,每天劳动17个小时左右。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1985年2月20日,乔治王岛筑起了新的“长城”,中国拥有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从此,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科考的国际俱乐部。

当时,国家为南极科考站建设划拨的资金是2000万元。在最初的资金预算中,有中央领导批示,能用2000万元建起一个无人站就算成功。但最终的结果是,这些钱建起了一座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长年科考站。

37年后的今天

“我国极地科学研究的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长城站建成后的37年里,我国又相继建成中国南极中山站(1989年2月26日建成)、中国南极昆仑站(2009年1月27日建成)和中国南极泰山站(2014年2月8日建成)。第5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也预计在2022年建成。2021年5月,“雪龙2”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也标志着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

当前,我国在南极的考察、支撑和科研能力,从原来的南极半岛到东南极,再到现在能够到达只有少数国家能进入的最困难的冰原最高点地区,几乎覆盖整个南极。这些骄人的创举,都离不开两位科学家走向南极的第一步。

董兆乾自豪地说:“研究南极,对于中国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升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极地科学研究的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张青松也感慨道:“中国南极考察将近40年,这40年发展很快、进步很大。以前没有破冰船,现在我国自己造的第二条破冰船,明后年就可以下水了。没有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步 健康 发展,这是不可想象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147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