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Aρcosθ+bρsinθ+c=0。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极点,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对于平面内任何一点M,用ρ表示线段OM的长度,θ表示从Ox到OM的角度,ρ叫做点M的极径,θ叫做点M的极角,有序数对 (ρ,θ)就叫点M的极坐标,这就是极坐标。
极坐标
极坐标系中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平面直角坐标中的任意一点,可以在极坐标系中有无限种表达形式。通常来说,点(r,θ)可以任意表示为(r,θ ± 2kπ)或(−r,θ ± (2k+ 1)π),这里k是任意整数。如果某一点的r坐标为0,那么无论θ取何值,该点的位置都落在了极点上。
极坐标系中的角度通常表示为角度或者弧度,使用公式2π rad = 360°。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基本都是由使用场合而定。航海方面经常使用角度来进行测量,而物理学的某些领域大量使用到了半径和圆周的比来作运算,所以物理方面更倾向使用弧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极坐标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其中,经过极点的射线的极坐标方程由如下方程表示:θ=φ,其中φ为射线的倾斜角度,若 k为直角坐标系的射线的斜率,则有φ = arctan k。 任何不经过极点的直线都会与某条射线垂直。 这些在点( ,φ)处的直线与射线θ = φ 垂直。
拓展资料
1、极坐标系(polar coordinates)是指在平面内由极点、极轴和极径组成的坐标系。在平面上取定一点O,称为极点。从O出发引一条射线Ox,称为极轴。再取定一个单位长度,通常规定角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这样,平面上任一点P的位置就可以用线段OP的长度ρ以及从Ox到OP的角度θ来确定,有序数对(ρ,θ)就称为P点的极坐标,记为P(ρ,θ);ρ称为P点的极径,θ称为P点的极角。
2、坐标转化
(1)极坐标系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笛卡尔坐标系)下坐标:极坐标系中的两个坐标 ρ和 θ可以由下面的公式转换为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值:
x=ρcosθ
y=ρsinθ
(2)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转换为极坐标系下坐标:由上述二公式,可得到从直角坐标系中x和 y两坐标如何计算出极坐标下的坐标:
在 x= 0的情况下:若 y为正数 θ= 90° (π/2 radians);若 y为负,则 θ= 270° (3π/2 radians).
3、极坐标方程
用极坐标系描述的曲线方程称作极坐标方程,通常表示为r为自变量θ的函数。极坐标方程经常会表现出不同的对称形式,如果r(-θ) = r(θ),则曲线关于极点(0°/180°)对称,如果r(π-θ) = r(θ),则曲线关于极点(90°/270°)对称,如果r(θ-α) = r(θ),则曲线相当于从极点顺时针方向旋转α°。
圆的极坐标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1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r(θ) = 1。
在极坐标系中,圆心在( ,φ) 半径为 a 的圆的方程为
,这个方程如果由 转化而来,则
。
该方程可简化为不同的方法,以符合不同的特定情况,比如方程r(θ)=a表示一个以极点为中心半径为a的圆。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有多种形式,其中极坐标方程psin(a+日)=m可认为是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当直线过极点时,直线的倾斜角为α: O=a(p∈R)当直线过点M(a,O),且垂直于极轴时,pcos0=a当直线过点M(a,Tt/2),且平行于极轴: psinO=a。
极坐标系是指在平面内由极点、极轴和极径组成的坐标系。在平面上取定一点O,称为极点。从O出发引一条射线Ox,称为极轴。再取定一个单位长度,通常规定角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
极坐标系用途
极坐标方程用于表示两点间的关系,极坐标方程可以用夹角和距离来简单表达两点间的关系。极坐标系中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平面直角坐标中的任意一点,可以在极坐标系中有无限种表达形式。
极坐标系是一个二维坐标系统,由一个夹角和一段相对原点—极点的距离来表示。极坐标系中的角度通常表示为角度或者弧度,使用公式2T*rad= 360°。用极坐标系描述的曲线方程称作极坐标方程,通常表示为r为自变量O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