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
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在亲征平定代地陈豨的叛乱后,就立八岁的刘恒为代王 ,都于晋阳。 其后刘恒在他就藩代地的十五年间,与民休息,发展生产,恭俭作则,代地由是大安。
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扩展资料西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去世,刘邦的旧臣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然后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因为他们认为当时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汉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
最后,他们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到长安继承皇位。
汉文帝入京,仅带宋昌、张武等六人。他即位后下定决心要尽快整合皇权体制,以恢复和加强国家政权的运转能力。
因为得到皇位不易,文帝即位后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宋昌、张武为卫将军和郎中令,负责守卫皇宫、京城,从根本上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然后,对于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一一赏赐、封官晋爵,对于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也恢复了爵位和封地,同时,对于跟随父亲刘邦开国的功臣们也分别赏赐、分封。这些措施使的文帝的帝位得到巩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恒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公元前157年),西汉第三代皇帝。刘邦第四子。汉朝历史上最杰出的守成之君。
汉高祖十一年春,平定了代地,被封为了代王。王城在中都,今陕西省平遥县。刘恒即代王在位十七年的时候,吕后去世。吕后母族吕产等人欲作乱夺取刘氏政权。被群臣诛杀。刘恒就在这场政变平息之后,顺应天意即位为帝了。史称孝文帝,庙号太宗。汉文帝即位之后,施仁政、发展农业,亲政爱民。汉文帝和之后的汉景帝统治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
汉文帝重视农耕。《孝文帝本纪》中有记载: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事情莫大于此,现在勤劳耕种的人,反而抽田租田税。农居本,商贾居末,这样收租,是本末不分。对于劝奖农耕的方法尚未完备,应废除田的租税。正是这样的措施,使得很多荒废的土地有人耕种,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进一步发展了经济。
汉文帝施仁政,克己守法不干涉司法。文帝废除连坐、肉刑等法律。
文帝重边防。在代王期间勤政爱民保护代国边境免匈奴侵犯十七年。即位之后的文帝多次派兵攻打匈奴。文帝善于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和亲政策以及防御为主,进攻为辅的方针,减少了战争的发生。
汉文帝节俭敦朴,大孝天下惠苍生。刘恒登基第一道圣旨是“大赦天下”第二道圣旨“定振穷、养老”、“令四方毋来献”。这道圣旨表达了刘恒爱护百姓、体恤民情、关心老人的意愿,“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赐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赐帛二匹,絮三斤。刘恒此举获得了百姓爱戴。汉文帝孝心名天下,“汉文帝亲尝汤药”讲得就是他亲自试尝汤药侍奉生病的母亲的故事,这个故事被写进了《二十四孝》中,千古流传。
延伸资料:
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公布了西汉帝项目最新考古成果: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西汉孝文帝刘恒的霸陵。霸凌目前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陶器众多,没有金银器,这与史载汉文帝遗照中所说的:“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
汉文帝是汉朝第五位皇帝。
刘恒,即汉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亲是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代王。汉高帝去世后,吕后临朝称制,汉惠帝英年早逝,诸吕掌握朝中大权。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人粉碎诸吕势力,迎立代王刘恒进京继位,史称汉文帝。
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小康,开启“文景之治” 的发端。汉文帝谨慎对待诸侯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对待诸侯王,采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乱的态度。对待匈奴,采用和亲止战的方式,营造安定团结、休养生息的政治局面。
病重去世:
文帝君臣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开创“文景之治”的繁盛之局。后元七年六月初一日(前157年7月6日),文帝在未央宫逝世,享年四十七岁。群臣上庙号为太宗,谥号孝文皇帝。同年六月初七日,葬于霸陵(位于陕西西安东郊白鹿原西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