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帝:指汉昭烈帝刘备。先,尊称死去的人。
2、创:开创,创立;业:统一天下的大业。
3、中道:中途。
4、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5、今:现在。
6、三分:天下分为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7、益州疲弊:弱,处境艰难;益州:汉代行政区域十三刺史部之一,包括今四川省和陕西省一带,这里指蜀汉。疲弊(pí bì):人力缺乏,物力缺无,民生凋敝。
8、此:这;诚:的确,实在;之:的;秋:时,时候,这里指关键时期,一般多指不好的。
9、然:然而;侍:侍奉;卫:护卫;懈:松懈,懈怠;于:在;内:皇宫中。
10、忘身:舍身忘死,奋不顾身。
11、盖:原来;追:追念;殊遇:优待,厚遇。
12、诚:的确,确实;宜:应该。
13、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
14、光:发扬光大,用作动词;遗德:留下的美德。
15、恢弘:发扬扩大,用作动词。恢,大。弘,大,宽,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气:志气。
扩展资料:
一、文章赏析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由于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
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具体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全篇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二、创作背景
蜀汉公元223年(建兴元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建兴五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师表
[chèng]称锤、四称、称锤、落井
[chèn]匀称、称职、相称、称愿、称身、对称、称心、配称、称体、称托、称早、称手、揣称、轴对称、对称轴称心如意、称体裁衣、称心满意
[chēng]俗称、称谓、堪称、名称、昵称、称羡、爱称、称赞、称引、职称、号称、谦称、略称、别称、公称、称快、贬称、誉称、美称、称兵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 词性也往往不同。
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
1.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对这类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如“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 多音字“带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āng(动词),作“愿”“请求”讲,如“将子无怒”(请你别生气)。
2.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ó,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ò,薄荷(专有名词)。
3.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如“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
4.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如“忒”:tè,差忒(差错之意);tu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此部分详见第二节“ 异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