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
叔梁纥(音he)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生身父。
叔梁纥曾是公元前11世纪周代诸侯国——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君主的后代。后来,流亡到鲁国的昌平陬(音zou)邑(今山东曲阜市邹城)。他人品出众,博学多才,兼会武功,且又是陬邑的大夫(古代高级官职)。
人物经历:
孔子的父亲是陬邑大夫叔梁纥,因为在孔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所以孔子一直都是跟着母亲生活的,但是孔子的母亲并没有告诉过孔子的身世,直到母亲去世之后,孔子才从别人的口中知道父亲是谁。
孔子的母亲颜征出身十分贫苦,在当时是平民或是奴隶身份,但是叔梁纥却有着贵族血统,两个人的身份差距是很大,不过叔梁纥找颜征在纯粹是为了生儿子,因为叔梁纥的妻子施氏,为他生了九个女儿。
之后叔梁纥又娶过一个妾,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但是因为脚有毛病,这让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叔梁纥就向颜家求亲,但是孔子母亲的两个姐姐都不愿意嫁给叔梁纥,因为当时的叔梁纥已经70岁了,最后是颜征同意出嫁。
不久之后颜征为叔梁纥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子,不过据《史记》记载,孔子并非婚生子,他母亲生他时只有18岁,而父亲已经70岁了,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就死,孔子只能跟随母亲生活。
可是孔子和母亲的生活却非常的贫穷,可以用艰难度日来形容,孔子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牧牛羊、记账的以及图书管理员,母亲去世之后孔子守孝三年,之后开始步入仕途。
叔梁纥
叔梁纥(公元前622—公元前549年),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生于春秋时期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为逃避宋国战乱,流亡到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他是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父亲。
年近七十生孔子。是周代诸侯国——宋国君主的后代。他人品出众,博学多才,能文善武,曾官陬邑大夫。与鲁国名将狄虒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称“鲁国三虎将”。
扩展资料
孔子其父叔梁纥在鲁国是个英雄,他曾为鲁国立下了两次战功。其中一次是这样的:鲁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齐国侵犯鲁国,攻到鲁国北部的防邑,防邑里有鲁大夫臧纥和孔子之父叔梁纥。鲁国派援军前去救臧纥,因慑于齐军的强大,援军接近防邑时就裹足而不敢前。
当夜幕降临时,叔梁纥凭着自己的英勇无畏,带领300甲士,保卫着主帅突围了出去,将臧纥送到鲁军的驻地后,他又折回防邑继续固守。齐军见叔梁纥如此骁勇,又有援军接应,一时难以攻下,只好罢兵离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叔梁纥
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做过鲁国的下级武官(陬邑宰),是位著名的武士,曾打过仗。《史记》说,“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泊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的母亲相传姓颜,名徵在,和纥的年龄相差较大,可能他们的结婚手续不合乎当时的礼节,因此受到社会的奚落。蒋伯潜说:“纥已有一妻一妾,而又娶颜氏,疑但如今之同居,未尝举行婚礼,故曰‘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