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10省、自治区草原鼠虫害发生(成灾)面积28785万亩,比1987年下降12、7%;防治总面积达5213万亩,比1987年增加133万亩。
这一年北方10省、自治区共投入1887万元用于防治草原鼠虫害,挽回经济损失达8654万元。为了搞好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各地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1、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和综合治理措施。牧鸡灭蝗、生物毒素灭鼠,多角体病毒灭草原毛虫等生物防治技术在内蒙古、青海、四川、甘肃等省、自治区得到进一步推广,防治面积达640万亩,比上年增长一倍多。其中(1)采用生防灭虫约186万亩,主要是新疆的牧鸡灭蝗约155万亩,四川的多角体病毒灭草原毛虫30多万亩;生防灭鼠450万亩,主要是青海的生物毒素灭鼠400万亩。生物防治灭虫、鼠效果均达95%以上,比化学防治节省资金0。5~1倍。(2)采用综合治理措施达300万亩。其中面积较大的有甘肃150万亩,其次是内蒙古、吉林、青海均超过40万亩。综合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抑制了鼠类繁殖,恢复了草地植被,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治本措施。
2、重视鼠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据统计,1988年10省、自治区,地、县(旗)、乡(镇、苏木)四级共建立鼠虫害预测预报站(点)121处。新疆着手进行鼠虫害测报方面区划工作,内蒙古、四川等省、自治区开展了草原鼠虫害普查工作。
3、突出重点,连片防治。1988年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省、自治区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采取了集中人力、物力打歼灭战。内蒙古在苏尼特左、阿巴嘎2个旗连片大面积灭鼠达700多万亩;青海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南部地区进行200万亩大面积连片防治,有效控制了鼠害的蔓延,牧草产量当年提高2~3倍。
4、推进草原鼠虫害防治的规范化、标准化。1988年农业部颁布了《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规程》。不少省、自治区也制定了有关草原治虫灭鼠的实施办法。
鼠类的食性很杂,是因食源和环境所定,草原鼠由于依附人类为生,凡人能吃的它们都能吃。甚至塑料、蜡烛、肥皂等它都啃食,对酸、甜、咸、辣食物均可接受,对苦味食物也并非完全拒食。但各种鼠类有明显的偏好,一般家鼠喜食谷类、粮食制品、马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