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息理论

GUGGI2023-02-06  26

全息生物学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张颖清教授创立的,是研究全息胚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胚胎学观点看,由于在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分化为体细胞的过程中,DNA经历了半保留复制过程,所以体细胞也获得了与受精卵相同的一套基因,它也有发育成一个新机体的潜能。这在植物界表现得十分明显,如在吊兰长出软藤的末端或节枝处,可以萌发出一棵棵完整的植株。又如切下一块长芽的马铃薯,便可培育出一棵马铃薯,而更有力的证据是用胡萝卜的一个分离细胞或细胞团成功地培养成一棵胡萝植株。在动物界也可发现许多证据,如出芽繁殖,全息学说认为,每一个机体包括成体都是由若干全息胚组成的。任何一个全息胚都是机体的一个独立的功能和结构单位;或者说,机体的一个相对完整而独立的部分,就是一个全息胚。在每个全息胚内部镶嵌着机体各种器官或部位的对应点,或者全息胚上可以勾画出机体各器官或部位的定位图谱。全息胚犹如整体的缩影。这些对应点分别代表着相应的器官或部位,甚至可以把它们看做是处于滞育状态的器官或部位。在全息内,各个对应点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但是每一个对应点的特性都与其对应器官或部位的生物学特性相似。也可以把全息胚看做是处于某种滞育阶段的胚胎。因此,其内不仅含有全身的遗传信息和生理信息,而且在病理条件下,全身或局部的病理信息,也相应地出现在全息胚或其对应点内。因此说,足是一个全息胚,它包含有人体各器官或部位的定位图谱,即反射区分布图。因此,按摩、针刺反射区可以查出病症,调节和改善各器官系统功能活动,收到增强体质,提高智力,健美抗衰的功效。

结合东方整体的、联系的哲学思想,玻姆将宇宙中全部物体及其运动与相互作用表达成“全运动”(holomovement)。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抽象出全运动的特殊方面(如光、电子、声音等),但是一般地说,全运动的所有形式都结合在一起,不能分开所以,全运动是无法规定的、无法测度的。

这样,玻姆提出了显展序和隐卷序(implicate order)的概念来解释量子态和这个宇宙的基本结构,在本文中为了不拗口,图省事儿我姑且暂时称之为显序和隐序。

理论大致可以描述为:客观世界存在两个层次或两个维,一个维在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层面上显示自己,而另一个则在比较深的层次,我们无法直接认识,只能间接地了解它。对宇宙的正确描述必须包括后者这个根本的层次,玻姆称之为隐序。隐序的基本特征是,在时间和空间(显序)中所发生的一切事都被折迭在内。基本粒子看上去是实体,实际上它们来自基本的“折迭”隐序。

前面提出的全运动是无处不在的,丰富的,处于卷入与展出的无终止的动态状态中,在全运动中存在“总法则”(holonomy)或“整体的规律”。总法则是隐含的,不可测的,它必须通过万物所有的序来表现,玻姆也称之为“必然性的力量”,它决定全运动的过程,引起隐卷序和显展序的相互转化。

油桶中的显、隐序

玻姆用来说明隐序与显序的典型例子是油墨滴—甘油的实验,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个例子是他从偶然电视上抄的。这种实验装置由两个同轴的玻璃筒组成,在两个玻璃筒的空隙之间加上很稠的流体如甘油,然后很缓慢地转动外面的玻璃筒,使粘稠的流体轻微地扩散开来。这时将一滴不易溶解的油墨加入粘稠的流体,再转动外面的玻璃筒,油墨滴就被托成一条线,“随机地”扩展到整个流体中。但是,如果反向转动外面的玻璃筒,这根线一样的东西又向后缩,突然变成了看得见的与原来基本一样的一滴油墨。这个实验说明,油墨滴(染色滴)在似乎是随机分布的时候仍然具有某种序,这种序被“卷入”或“隐含”在可看见的“灰色片”的流体中,这就是隐卷序;而当外面的玻璃筒反转时,隐序会逐渐变成显序:即可看到的油墨滴复现。

同样,在量子态的粒子问题上,粒子的波函数使之以一种虚无的概率形式弥散于整个空间中,我们的测量活动又使其坍缩回到一个实体的粒子状态,正如反转甘油桶一样,油墨由薄雾般的弥散状态又回到了实在的一滴墨水的状态。而这种随机性以及粒子位置的无数可能性其实并不杂乱无章也绝没有偶然性,他们其实受到了甘油桶旋转规律的引导,在未来的固定时间内存在固定的显示位置和状态。

当我们先后把无数滴油墨滴入甘油桶中再加以旋转,就犹如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无数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状态,每一个物体都有化为波函数无限弥散出去的可能性,但由于隐序在背后引导其运转,物体在空间上导致由波函数坍缩成唯一的稳定存在,在时间上同样也受其引导而产生万事万物都是注定的结果。

  玻姆认为,宇宙中的物体运动无不涉及显序和隐序的相互作用。在可以观察到的显序世界中,物质粒子的运动不断地受到隐序的引导。这种引导通过一种叫做量子潜能的“引导波”(pilot wave)发生,这种量子潜能就像引力常数一样充满整个时空,甚至超越了时空,能够同时作用于过去和未来。因为时间作为一个维,它的序同样也来自于隐序,也是被注定了的。由此玻姆提出了全息宇宙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

    全息理论很好地解释了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原理。为了便于理解,玻姆用“鱼缸里的鱼”来做比喻(个人认为这个例子比油桶的好的多):在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中放进一条鱼,两台相互垂直的摄像机"观察"鱼的活动,图像直接在两台电视机上播放出来。在电视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两”条鱼分别作着方向相反、速度相等的游动。玻姆以此展开对超距作用的解释:“两个纠缠粒子应当被视为同一高维现实的两个不同的低维投影,在三维空间看来,二者没有相互接触,毫无因果关联而实际情况是,两个粒子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非常类似于上面所说的鱼的两个电视图像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因此普遍地说,隐序必须被扩展到一个高维现实,这个高维原则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包含整个具有其全部‘场’和‘粒子’的整体宇宙。于是我们必须说,全运动在高维空间中卷入与展出,其维数实际上是无限的。”

        在玻姆所构想的宇宙的本体论图景中,宇宙真空的高维隐秩序被激发而展开和投影为三维物质世界的显秩序,而这种物质显秩序又不断卷入为宇宙真空中的隐秩序。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我们肉眼直接可见的三维物质世界的独立个体,实际上是更高维整体的一个投映,我们由于不能理解更高维度的整体性而误以为我们所看到的一个个人或物是独立的个体。

通过量子潜能的作用,现实世界的整体成了隐序产生的表现形式。进一步说,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在隐序中产生,所以在自然界中就不存在偶然事件;显序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隐序王国中序的表现。银河系、有机体、原子和夸克永远都是包含于观察和经验世界中序的组成部分,它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被隐序所指引,而隐序背后还有隐序,无法穷尽。

        玻姆的理论给量子纠缠提供了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使人们能更为直观地把握量子实在的本质特征。对于量子力学本体解释的重新表述使量子势的形式特征得到了强调,致使量子势因果解释能较好地推广到相对论领域和量子场论的情形之中。他寓西方科学精神与东方哲学于一体,坚持受到现代科学支持的整体性实在观,超越了传统科学与传统哲学的疆域,对于科学和人类文明的未来具有潜在的深远影响力。为此后来美国政府特地恢复了他的护照,但玻姆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种见风使舵的马后炮行为,在英国大学继续耕耘直到1992年去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068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