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止污染
防止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破坏
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自然保护
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扩展资料
保护环境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频次,防止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制定并执行环保政策和措施,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民生工程的关注点。保护环境不仅关乎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影响着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就是研究和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使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的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
换句话说,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1、在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电、纸,以及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2、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3、不随意践蹋草坪和采摘花朵。
4、学会垃圾分类。
5、少开私家车出行,注意低碳环保。
6、不要乱扔废旧电池和一次性塑料袋。
7、保护野生动植物,不随意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8、不把脏水、废水以及有毒物质倒入河中。
注意事项:
人类需要水,地球也需要水,但是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生活中我们可以及时关上水龙头,把洗菜水冲马桶,而且这个把淘米水浇花,减少洗澡次数,总之,我们要合理用水,不要浪费,因为浪费水就是浪费生命。
1.不要破坏环境,不随地吐痰,生活垃圾分好类,放进垃圾桶,不随地大小便。2.在出行方面。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地球的压力,出行选择骑单车或者坐公交车都是非常不错的方式,尽量避免开私家车。
3.保护好森林。积极为人们的植树造林事业做出贡献,制止人们的乱砍滥伐行为。不浪费纸张,必要的时候,可以双面使用纸张。
4.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减少地球上的白色污染,拒绝使用一次性泡沫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