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完全胜利时间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1945年10月25日,中国国民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日本投降是1945年8月15日。
在1945年8月15日上午,日本天皇正式向全日本发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及无条件投降的公告,向盟军投降。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
日本投降的意义
对于世界而言,1945年中国对抗日本的战争的胜利,不但代表中国的就此解放,更代表着中国身处的亚洲地区的反法西斯的胜利,而这场投降还有一层深厚的意义,那就是,这场投降虽然是日本向中国提出的,但是它更是法西斯们在对热爱和平的国家或者个人们的投降。
日本无条件投降是8月15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第二年开始以每年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新中国重新将抗战胜利纪念日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
抗日战争战争评价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