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李懁是唐朝的第十八位皇帝吗?

四大菩萨2023-02-06  17

唐僖宗李儇(xuan),是唐朝第十八位皇帝(武则天除外)。873—888年在位,12岁即位,是整个唐朝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在位15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僖宗是懿宗的第五子,本名李俨,生於咸通三年(862)五月八日。懿宗病重弥留之际,他在宦官的支持下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李儇,并於懿宗死后柩前即位。

僖宗即位时还是个幼弱的孩子,自然缺乏必要的理政能力,政事处置全部听由宦官之口——他们废长立幼,没有选择懿宗的长子而拥立12岁的皇子大概就有这样的考虑。僖宗在位期间最信任的宦官是田令孜。僖宗自幼就由田令孜照顾起居,感情上很是有些依赖,并称呼田令孜为“阿父”,即位后便任命他做了神策军中尉。这样,僖宗朝的重大决策几乎都掌控在田令孜手中了。

唐僖宗李儇年表如下:

公元862年,唐懿宗第五子李儇出生,本名李俨。

公元873年,宦官刘行深和韩文约杀死唐懿宗长子,立李儇为太子。同年唐懿宗崩,李儇即位。

公元874年,王仙芝和黄巢起义,揭开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大潮。

公元877年,王仙芝战败被杀,黄巢统一了起义军,并确立了推翻唐王朝的确切目标。

公元880年,在黄巢起义的攻击下,李儇不得不南逃四川,并于公元881年抵达成都。

公元883年,黄巢在各路军阀的围剿下撤离长安。

公元885年,李儇回到长安,随即又在宦官田令孜的逼迫下离开长安。

公元888年,李儇再次回到长安,于武德殿驾崩。

僖宗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年代,大唐帝国已经不可避免走向灭亡。因此不管僖宗是否贤明,他也不能扭转不利的局面。很遗憾,相比于好似骄奢天子的父亲懿宗,僖宗的腐败程度不仅没有减少,乾符年间以来的统治反倒黑暗了几分。僖宗生于深宫,宦官拥立为帝,虽其天资禀赋高超,然并无治国之道,光启之后虽打算励精图治,摆脱宦官,重振唐威,但为时已晚,唐王朝已经支离破碎。

唐僖宗李儇(xudn)(860~888),是唐懿宗的第五子,其母王氏。他在孩童时就被封为普王。咸通十四年(873)七月,懿宗病重,左右神策中尉刘行深、韩文约立他为皇太子;几天后,其父死,他即皇帝位于柩前,时年十二岁。

由于僖宗年幼,所以委政事于枢密使、神策中尉田令孜,呼其为“阿父”。田令孜利用这个机会专权擅政,招权纳贿,任命官员及赐绯紫,皆不报告皇帝,全由自己做主。僖宗好骑射,击剑、算术,至于音律、赌博、斗鸡、蹴鞠等无不精妙,他曾经对人说:“朕若应击求进士举,一定是状元”。正因为僖宗不理政事,国家大事全由田令孜做主,致使朝政日非,政治黑暗。比如川蜀地区是唐朝的一个经济命脉所在地,地位十分重要。僖宗听从田令孜的意见,将西川节度使崔安潜换掉,另以田令孜之兄陈敬碹为西川节度使。崔安潜在西川时,治理情况尚好,社会稳定,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但陈敬瑄到任后,蜀人的剥削量很快就加重了,且统治残暴,致使百姓不堪忍受,纷纷发动起义。这一历史时期政治黑暗,贪官污吏横行霸道,赋税繁重,百姓不堪忍受,终于爆发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并将唐僖宗赶出了长安,逃往西蜀。黄巢失败后,他回到长安,但城内荆棘满地,狐兔纵横,已经残破不堪了。不久,田令孜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争夺安邑、解县盐池,双方发生冲突,田令孜调集大军进攻河中,王重荣联合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大败官军,并进逼京城,田令孜伙同僖宗只好再次逃出长安,先逃到凤翔、宝鸡,后又逃到兴元(今陕西汉中)。田令孜自知不为藩镇所容,假称有病,自任西川监军使,跑到其兄陈敬碹处去了。权力遂转移到另一个大宦官杨复恭手中。光启二年(886),关中的一些藩镇拥立嗣襄王为皇帝,唐僖宗的处境更加尴尬,但也无可奈何。由于嗣襄王是唐皇室的远亲,没有号召力,李克用等举兵讨伐,嗣襄王逃到河中,被王重荣杀害。于是僖宗才于光启三年三月,由兴元回到凤翔,因长安残破,只好暂住在这里,等待修葺宫室。文德元年(888)二月,僖宗患病,从风翔急返长安,三月便死去了,终年二十七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016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