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瑟的意思是弹奏琴瑟。弹瑟。 汉杨恽与其妻感情甚笃,于《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后以"鼓瑟"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引证解释:
弹瑟。引《诗·小雅·鼓锺》:“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郭沫若《高渐离》第三幕:“自来弹琴鼓瑟的人都是瞎子,他不应该多了一双眼睛。”
后以“鼓瑟”比喻夫妇感情融洽。引:汉杨恽与其妻感情甚笃,于《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 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
明归有光《归氏二孝子传》:“华伯夫妇如鼓瑟, 汝威卒变顽嚚,考其终皆有以自达。
鼓瑟:瑟,古代拨弦乐器的一种,形似古琴。鼓,在古诗文中与“琴”、“瑟”联用一般作动词,弹奏、敲击的意思,《辞海》第二条注释为“弹奏琴瑟钟鼓等乐器或者击物作声”,并举了《诗·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的例子。鼓瑟,意即弹奏瑟这种乐器。
造句:
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胶柱鼓瑟。
十几年前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村委会来解决,可现在情况变了,办法也要改进,不能胶柱鼓瑟。
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时代前进了,措施也得跟上去,胶柱鼓瑟是不行的。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哪有人如此胶柱鼓瑟,不知变通?
时代前进了,思想得转变,胶柱鼓瑟是不行。
鼓瑟就是弹琴,击缶类似于敲鼓。
瑟是古代拨弦乐器的一种,形似古琴;缶则是古代的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古人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王在宴会上要赵王去弹琴助兴,本质上是对赵王的侮辱,看不起他,于是作为回击,蔺相如就要求秦王击缶。
扩展资料: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译文:
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来相互为乐。”秦王发怒,不答应。
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瓦缻,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
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这个著名的外交典故,是蔺相如反击秦王羞辱赵国的有力举措,因为秦人不善器乐,难为高雅正统之声,只会击缶为娱,低俗下流,故以死相拼,逼秦王击缶而反击羞辱之,捍卫了赵国尊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廉颇蔺相如列传
百度百科-鼓瑟
百度百科-击缶
鼓瑟就是弹琴,击缶类似于敲鼓。
瑟是古代拨弦乐器的一种,形似古琴;缶则是古代的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古人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王在宴会上要赵王去弹琴助兴,本质上是对赵王的侮辱,看不起他,于是作为回击,蔺相如就要求秦王击缶。
相关内容:
瑟是古老的汉族弹弦乐器,共有二十五根弦。古瑟形制大体相同,榉木或梓木斫成。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瑟:外观类似于琴,每弦有一柱,通过拨弦发音。
最早的瑟有五十根弦,因此瑟又称“五十弦”,李商隐有诗言“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说的就是它了。后经历代演变,现在的瑟一般为二十五弦。琴和瑟都是中国非常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诗经》及古诗词中常见关于两者的记载,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等句子。又因为两者共鸣的音律和谐,现便用“琴瑟和谐”来比喻夫妻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