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I2.1指的是,经过国际自盟批准和设定的职业自行车比赛级别,
UCI将比赛分为职业巡回赛和洲级巡回赛。
职业巡回赛是最高级别的比赛,(英文叫Grand Tour简称GT),必须是UCI 认定的职业级车队才能参加。这一级别比赛就包括环法、环意、环西班牙、环瑞士以及巴黎到尼斯、米兰到萨勒莫等几十个在欧洲举办的比赛。这些比赛的级别是一样的,都是GT级,只不过环法的知名度最高。
洲级巡回赛是各大洲的巡回赛,(英文叫Continental Tour),这一级别的比赛需要是UCI认定的洲级车队参赛(包括中国的马克波罗队,该队已经在UCI注册为亚洲级车队)。这一级别的比赛分类就比较复杂了。拿环青海湖赛举例,UCI将该赛事级别定为2.HC级。这是什么意思呢?小数点前的2表示为多日赛,如果是1就表示单日赛;小数点后的HC才是表示赛事级别,由高到低依此为HC、1、2、、、6,级别不同就代表着UCI的积分和赛事奖金的不同。如果是6就表示没有UCI的积分了。因此真正决定赛事级别的是小数点后的数字,而与小数点前的数字无关,一个1.HC级的比赛远远高于一个2.3级的比赛。
环青海湖的级别是2.HC就意味着已经是亚洲最高级别的比赛了。从理论上说和环法只差一个级别。在亚洲只有两个2.HC级的比赛,就是环青海湖和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环兰科威赛。
在中国举办的其他比赛,如环中国、环渤海、青藏高原赛以及香港的环南中国海、台湾的环台赛都是UCI2.2级的比赛。
但是同样是洲级巡回赛,欧洲的水平要高很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运动员要去欧洲训练比赛。亚洲除了2个HC级的比赛,就只有卡塔尔有两个1级比赛,日本有个日本杯赛是1.1级,剩下几个都是2级的了。而且比赛数量也不多,全年大概20来个比赛。
欧洲的比赛就太多了,一年有5、600个,差不多每天都有比赛。而且HC和1级比赛比比皆是。对于不够资格参加职业巡回赛的亚洲车手,去欧洲参加欧洲级的比赛当然是最佳选择。
以上仅仅是UCI对成年男子公路车的赛事分类,当你看到有两个小数点的级别赛事,象1.9.1或2.7.2则表示是女子或青年组的比赛。
对山地车就又是另一套比赛分类了。
取得 UCI 认证可以代表这一台车具有参与 UCI 主办赛事的资格, 但是否代表这一台车的品质, 如强度, 刚性, 耐用度等, 或是符合 REACH, RoHS 毒物规范, 则还需要另一套认证制度来支援.一般来说, 出口至欧洲的成车都需要标有 EN 认证, 如公路车用的 EN-14781, 虽然很多业界人士认为这认证很鸡肋, 但还是代表最低限度的品质保证.
进阶一点的认证制度, 则依赖各车厂的需求 如 SCOTT, KUOTA, CUBE, CANNONDLE, MERIDA 等车系, 会沿用德国 EFBe 认证, 作为车架品质的象徵有些大品牌, 如 TREK, SPECIALIZED 会有自己的一套测试认证系统, 这些大厂的认证, 也往往是业界依循的标准之一.
换句话说, 实验室的认证与赛事认证是相辅相成的, 这也是重视品质的欧美消费者, 为什麼喜欢挑大厂牌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