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驻扎在黎巴嫩南部边境。联黎部队最初是由联合国安理会于1978年3月成立的,旨在证明以色列从黎巴嫩撤军,恢复国际和平,并协助黎巴嫩主要政府恢复其在该地区的有效统治。这支部队成立时,兵力不足3000人。但由于当时黎巴嫩国内政局不稳,冲突不断,联黎部队的6个月任期一再延长。至今41年过去了,是联合国派出时间最长的维和部队。目前,这支部队已经是一支由31个国家的部队组成的11900人的联合国维和部队。
黎巴嫩位于西亚南部地中海东岸,面积10452平方公里。它是一个只有400多万人口的中东小国。因其独特的历史、多元的文化和宗教信仰,被称为“东方小巴黎”。 曾经是中东的一颗明珠。不幸的是,连年战争使黎巴嫩成为中东的冲突热点。
自1968年以来,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间发生了六次大规模武装冲突。1996年4月,为报复真主党对以色列北部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导致黎巴嫩16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50多万人沦为难民。无数的战争给黎巴嫩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黎巴嫩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大多数公民生活在国外的国家。据统计,黎巴嫩有1200多万人散居在世界各地。即使是首都贝鲁特,很多地方都是人占空。许多建筑布满弹孔,留下许多断壁残垣和许多被炸毁的房屋和桥梁。街上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但街上挤满了人,车辆川流不息,城市广场上盘旋着无数和平鸽。气氛很细致,很平和。
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军队发起代号为“诚实承诺”的军事行动,突然袭击以色列北部,打死8名以军士兵,俘虏2名以军士兵。以色列随后还击,双方发生激烈交火。随后,以军开始对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阵地发动猛烈的军事打击,并逐渐加强空攻击,对黎巴嫩境内的目标进行纵深打击。7月下旬,以军对真主党发动地面进攻。
2006年7月25日当地时间晚上7点30分,北京时间26日凌晨0点30分,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南部的希亚姆镇进行了空攻击。中国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杜兆宇当时正在希亚姆观察哨执行任务。希亚姆观察哨附近是黎巴嫩和以色列冲突最激烈的地方之一。该哨所的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被以色列飞机投下的大型当量航空炸弹穿透。三米多深的地下掩体也被炸塌。不幸的是,包括中国军事观察员杜兆宇在内的四名联合国观察员以身殉职。他们的尸体直到10天后才被发现。
在一位轮番上阵的同事在悲剧前一天拍摄的录像带上,憨厚的杜兆宇留下的灿烂笑容,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心酸落泪。为了纪念这位牺牲的中国士兵,黎巴嫩人民为烈士杜兆宇竖立了一座纪念碑。从此,每一批来黎巴嫩维和的中国军人都会前来祭奠。摆上水果点心,点上四支烟,倒上三杯酒,祭奠这位把热血和灵魂留在异国他乡的中国军人,传递中国对维护人类和平和地区安全的坚定信念、追求和承诺。
2010年8月3日10时15分,黎以边境地区一个名叫阿达萨的小村庄爆发武装冲突。事件的起因是双方边界上的一棵树。以色列士兵想在黎巴嫩砍倒这棵云杉,因为它的枝叶挡住了以军的监控摄像头,以军决定用起重机将其移走。但问题来了。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这棵树生长在土地的哪一边,因为没有人确切地知道黎巴嫩和以色列的边界在哪里。
2000年,联合国在黎巴嫩和以色列的边界上划了一条“蓝线”,作为双方的分界线。然而,这条蓝线并不是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间的国家边界,而只是标志着以色列从黎巴嫩领土撤军的边界。在黎巴嫩看来,双方的边界是以色列竖起的“技术围栏”,由铁丝网、电网和沙路组成(一旦有人越过就会留下脚印)。 而以色列方面表示,该树位于以色列境内。当黎军看到以色列起重机越过围栏清除树木时,他们开始向以色列人开枪,并要求他们后退。必须强调,以色列的“技术围栏”不一定在“蓝线”上。据黎巴嫩称,以色列军队也开枪,但他们没有对空射击,而是向黎巴嫩军队的士兵开枪。很快,黎巴嫩一家报纸的记者立即跑来报道此事。不久,一架以色列直升机向黎巴嫩发射火箭,杀死了这名记者和三名士兵。李俊奉命反击,打死一名以色列中校,打伤双方数人。由此,两国爆发了自2006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被世界舆论称为“一棵树引起的战争”。
除了战争,这个有地雷和11900维和部队的国家,局势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紧张多变。黎巴嫩政局不稳,恐怖袭击不断。真主党高级领导人不时遭到暗杀,加剧了恐怖气氛。与此同时,针对联黎部队的未遂恐怖袭击有所增加,针对维和部队的恐怖袭击也时有发生。路边炸弹和恐怖袭击就像潜伏多年的战争。你不知道毒瘤什么时候会发作,也不知道停在路边伪装成路边石头的汽车、摩托车、炸弹哪个会突然爆炸。
2011年5月27日,一支正在黎巴嫩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意大利维和部队在黎巴嫩南部港口城市赛达遭遇路边炸弹袭击。当时,意大利维和部队由四辆车行驶在从贝鲁特到赛达的路上。车队的最后一辆车在爆炸中严重受损,导致一人死亡,四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爆炸还造成两名黎巴嫩平民受伤。类似的不明袭击立即将联黎部队的安全级别提高到红色警戒,部队进入战斗状态。
在黎以边境,有一个著名的战略要地——盖家村,地势平坦,人口密集,繁华热闹。因为双方的竞争和穿过村庄的蓝线,盖家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横跨两国的一村”,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特村”。之所以奇怪,是因为这里是黎巴嫩的土地,但大部分居民都是叙利亚移民,每个人都持有以色列护照。由于两国国界穿过村庄,村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频繁穿梭于两国之间。
学校和医院都在以色列,所以学生每天都要越过蓝线,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上学,放学后再回到自己的国家。病人要从黎巴嫩越境到以色列看病,看病后再从以色列返回。沿着蓝线走进村子,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氛中。我看到蓝线两边的以色列士兵和黎巴嫩政府军警惕地监视着路人的一举一动。但是,沿着贯穿全村的分割线,依然可以看到两边忙碌的人群。但据说在战争紧张时期,两国边境关闭时,经常可以看到黎巴嫩这边的人对着高高的铁丝网大喊,而以色列这边的人会在同一根铁丝网下回答。双方隔着几米宽的铁丝网在一起交谈。他们原本是一家人,因为战争近在咫尺,却无法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