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分析是现代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本量利分析不仅可为企业完成保本、保利条件下应实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的预测,而且若将其与风险分析相联系,还可为企业提供化解经营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以保证企业既定目标的实现若将其与决策相结合,可帮助企业进行有关的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和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此外,本量利分析还可成为编制全面预算和控制成本的基础。
促使人们研究成本、数量和利润之间关系的动因,是因为传统的成本分类不能满足企业决策、计划和控制的要求。企业的这些内部经营管理工作,通常以数量为起点,而以利润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在决定生产和销售数量时,非常想知道它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管理人员需要一个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应当除了业务量和利润之外都是常数,使业务量和利润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函数关系。这样,他们可以利用这个模型,在业务量变动时估计其对利润的影响,或者在目标利润变动时计算出完成目标所需要的业务量水平。建立这样一个模型的主要障碍是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不清楚。为此,人们首先研究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并确立了成本按性态的分类,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成本、数量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量利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本和数量的关系研究为基础,它们通常被称为成本性态研究。所谓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在这里,业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的标志量。成本有不同的性态,大体上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受业务量影响的成本,变动成本是随业务量增长而正比例增长的成本。在把成本分解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后,再把收入和利润加进来,成本、销量和利润的关系就可以统一于一个数学模型。
建立本量利方程式涉及的基本因素包括以下5个,即售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依据上述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即可建立有关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方程式。
目标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保本点,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的总称。既在该业务量水平上,企业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刚好与固定成本持平。
盈亏平衡分析分析
盈亏临界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一项基本内容,亦称损益平衡分析或保本分析。它主要研究如何确定盈亏临界点、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等问题。并可以为决策提供在何种业务量下企业将盈利,以及在何种业务量下会出现亏损等信息。
我们在后面的案例分析中将主要考虑盈亏临界点的确定问题,在这里,我们先给出盈亏临界点的概念和一些基本公式。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状态。通常用一定的业务量来表示这种状态。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令利润等于零,此时的销量为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这个比率表明企业保本的业务量在正常业务量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是按正常销售量来规划的,生产经营能力与正常销售量基本相同,所以,盈亏临界点作业率还表明保本状态下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
如将成本、销量、利润的关系反映在直角坐标系中,即成为本量利图,因其能清晰地显示企业不盈利也不亏损时应达到的产销量,故又称为盈亏临界图或损益平衡图。用图示表达本量利的相互关系,不仅形象直观、一目了然,而且容易理解。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它被用来研究产品价格、业务量(销售量、服务量或产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销售产品的品种结构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作出关于产品结构、产品订价、促销策略以及生产设备利用等决策的一种方法。
本量利分析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形式是盈亏临界分析或称保本分析。许多人把两者等同起来。
确切地说,盈亏临界分析只是全部本量利分析的一部分。显然,盈亏临界分析并非只着眼于找出一个不盈不亏的临界点或称保本点,它所期望的是获得尽可能好的经营成果。这种分析方法可以用来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预测要达到目标利润应当销售多少产品(或完成多少销售额)预测变动成本、销售价格等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等。
它是根据业务量(指产量、销售量、销售额等)、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1. 所谓本息金额分析、利润分析、生产成本分析又称盈亏平衡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是基于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利润和产品数量的分析,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化规律,可以引导企业选择成本最低的大多数产品生产,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 成本利润分析也称为损益分析。成本利润分析可以计算组织的盈亏平衡点,也称为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临界点、盈亏平衡分岔点、收入转折点等,其分析原理是:当产量增加时,销售收入成正比增加,但固定成本不增加,但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2. 本量利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缩写。它用于研究产品价格、业务量(销售量、服务量或产量)、单位可变成本、固定总成本、所售产品的品种结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产品结构、产品定价、促销策略和生产设备的使用进行决策。最常见的成本量利润分析形式是损益关键分析或损益平衡分析。许多人把这两者等同起来。准确地说,盈亏关键分析只是整个成本-数量-利润分析的一部分。显然,关键的损益分析不仅着眼于找到损益临界点或盈亏平衡点,而且期望获得尽可能好的经营结果。
3.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成本、销售量、价格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例如,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销售收入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线性的,因为销售价格可能会变化。为了建立本量利分析理论,必须对上述复杂关系作出一些基本假设,从而严格限制本量利分析的范围。对于不满足这些基本假设的情况,我们可以进行本量利扩分析。
拓展资料: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其基本公式是变动成本法下计算利润的公式,该公式反映了价格、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操作环境:华为nova7Pro 2.0.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