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自出版以来,长期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流传海外后往往成为研究古物种变迁的经典。《齐书·姚敏》可以解释为平民谋生之道,也可以解释为管理民生之道。不容易看到北宋罕见的官刊,有“朝廷之人不可得”之说。唐宋以来的农书很多,都是以它为范本的。其中,《元农桑》、《王镇农书》、《徐明光启农政全书》和《清代考时总要》都受到它的影响。
19世纪传入欧洲。英国学者达尔文(1809 -1882)曾在其著名著作《物种起源》和《家中动植物的变异》中提及“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并引用相关事例作为进化论的佐证。据说这本书就是《齐·姚敏书》。该书于唐末前后传入日本,日本至今仍有最早的北宋印刷本。
齐民舒窈系统总结了秦汉以来中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技知识,保存了汉代农业技术的精华,着重总结了《四国胜书》后北方旱地农业的新经验和新成果,如以耕耙沤为中心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轮作、种植绿肥、种子繁育等技术。在随后的1000多年里,中国北方旱地农业技术的发展基本上没有超出它所概括的方向和范围,这为中国后来的许多农书开辟了一条可循之路。
由于《齐·姚敏书》的引用,保存了北魏以前重要的农业科技资料。《齐民舒窈》中实际引用的当时古籍和著作有近160种(包括江南宋、齐人的书籍)。此外,当时还流传着30多条农业谚语和歌谣。西汉末年,《泰胜书》在南北朝前后消失,由于《齐民舒窈》的引用,一些重要内容得以保存。到了19世纪上半叶,有人根据这些资料并参考其他书籍,整理出三种佚文。
东汉四民月序也主要依靠《齐民舒窈》中引用的材料,到了近代才有了四个辑佚本。而且《齐姚敏书》在引用古代文献资料时采取了认真、尽责、负责的态度,没有任意删剪,所以大体上保持了原著的面貌。因此也为其他经书的校勘提供了良好的考证材料;清代“干甲派”的朴学家用它来考证其他文献中的词语,并有许多新的发现。
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究。建国后,有关《齐·姚敏疏》的专著和文章多达五六十种。在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对《齐·姚敏书》的研究也很盛行,被称为“薛佳”。2020年4月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