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渡大渡河的桥是泸定桥。
1935年5月29日早晨6点,我军战士沿着布满子弹和火墙的铁索踩上铁链,与东海岸部队一起占领了泸定桥。泸定桥成为长征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最终结束了陕北长征,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篇章。
大渡桥的位置和特点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个横跨大渡河的桥梁,这个桥梁整体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铁索的形式,而其中的泸定桥风景区则是这里的最主要的一个观景的文物。
大渡河桥东西桥塔高16m,孔径132m,桥面4.5m。左右两侧分布着27根直径约3厘米的钢丝绳,中间用45根大小相同的钢丝绳吊杆将大桥悬挂在大渡河上。桥身由无数钢架铆接焊接而成。钢架上覆盖着约0.5米见方的方形橙色枕木和“人”字形拼花地板。
横渡大渡河桥是1935年。大渡河,古称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濛水、泸水、泸河、阳、阳山江、羊山江、中镇河、鱼通河、金川、铜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中西部,历史上被作为中国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但从河源学上应为岷江正源。
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经阿坝县于马尔康县境接纳梭磨河、绰斯甲河后称大金川,向南流经金川县、丹巴县,于丹巴县城东接纳小金川后始称大渡河,再经泸定县、石棉县转向东流,经汉源县、峨边县,于乐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长1062公里。
飞夺泸定桥在1935年5月25日,面对国民党追兵的紧追不舍,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
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5月28日。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当时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涂上了机油,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2名夺桥突击队。
下午四点,22名红军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
当红军突击队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红军战士与敌人展开白刃战,飞夺泸定桥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惊险地夺取了泸定桥。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
扩展资料
泸定桥又称大渡桥、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清朝康熙时期,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有时不能及时渡河,大渡河两岸经常货物堆集如山,一些鲜活食品(比如说野味、肉菜等)因无法过河而腐烂,而军队的频繁调动在这里也成了梗阻。
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1706年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立御碑于桥头,碑文正文为“泸定桥”,而横批为“一统河山”。从此泸定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
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传统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系国内独有。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右两边各2根,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重要战役)
百度百科-泸定桥(大渡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