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苗的整个培育过程或大部分培育过程都在露地进行的育苗方法。这种育苗方式设备简单,选地容易,生产成本低,适于大量育苗,应用普遍;可培养实生苗、嫁接苗,或分株、压条、扦插等自根苗。但露地育苗只能在有利于苗木生长的季节或环境条件下进行。通常设立苗圃培育苗木,亦有采用在果园建立地点直接育苗建园的坐地育苗方式。
圃地育苗是将种子、插穗等繁殖材料,播种或扦插于苗床内,经过精细培养,有的还要经过移栽、嫁接,育成果苗,供建园栽植应用。这种办法苗木集中,便于管理,成苗出圃率高,培育过程中可多次选择,苗木质量好。圃地育苗是果树生产上普遍应用的方法。但因圃地与建园地点往往有一段距离,苗木需经运输,且栽植后会出现缓苗现象,所以需要注意苗木的包装质量和安全运输,并加强栽植后的管理,促使幼树健旺生长。短期性的圃地育苗,可在一般园地进行,长期性的则应建立苗圃,从事专业化的苗木生产。
坐地育苗是将种子、插穗或砧木直接播种、栽植或扦插于预定的定植穴内,使其长成果树(如为砧木还要经过嫁接),把育苗工作寓于果园建立之中。果苗不经移植,根系没有受到损伤,不会出现缓苗现象,幼树生长健壮,抗逆能力较强。中国在葡萄栽培中进行了直插建园,在柿、板栗、梨、枣等果树上利用坐地苗嫁接建园,都获得早结果、早丰产的效益;国外在桃的栽培中亦有应用直播建园的。但采用这种办法,幼苗分散,管理不便而且费工,又易与间作作物的田间管理发生矛盾,成活率低,果园缺株较多,生产上应用不多。
露地育苗如能结合利用保护设施,或采用地膜覆盖,将提高繁殖材料的利用系数和苗木质量,进而降低苗木成本,一般先在保护设施中播种、扦插。待生根成活后再移栽于露地培育。圃地育苗应慎重选择圃地,并进行合理的区划进行轮作,避免连作障碍。如进行坐地育苗要特别加强幼苗生长期的管理,才能保证苗齐、苗全,为提高果园整齐度奠定基础。
落花落果
从花芽开绽、果实生成到成熟以前的发育过程中非正常脱落现象。包括花蕾、花朵和幼果。果实在临近成熟前脱落则称为熟前落果或采前落果。常绿果树在越冬期间的落果称冬季落果。
落花
在开花、谢花之间,子房或其附属部分随即脱落者,称落花;花蕾未开放而脱落者称落蕾。落花常常是花量多,盛花期长,花朵发育期短或发育中途败育等原因。枣的落蕾量约为20~60%,柑橘的某些品种可高达80%左右;葡萄、杏等则落花量颇高。雌雄异花的雄花,一般在开放、散粉后脱落。苹果的某些品种如国光,开放而未授粉、受精的花朵,花柄常不能形成离层,当年并不脱落。
落果
果树的早期落果,发生在落花后1~2个月内,落果的始期、持续时期、脱落高峰和次数,因果树种类、品种而异(见图1、图2)。仁果类和核果类果树一般有二次落果高峰,第一次多在落花后2~3个星期,多数是受精不完全的幼果;第二次在落花后4~5个星期,北方果区仁果类大体在6月上中旬。有的树种、品种落果量大,常影响产量。具有单性结实的树种或品种,其落果次数不明显,如柿、柑橘、枣等花期较长,幼果脱落期也较长。葡萄落花落果比较集中,常于盛花后2个星期内一次脱落。苹果、梨、桃、柑橘等果树,果实在成熟前还有采前落果现象,其程度与品种特性有关,苹果中旭、大珊瑚、元帅等品种采前落果严重,自成熟前30~40天起开始少量脱落,15~20天大量脱落;柑橘一般发生在越冬过程中。采前落果会给果树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图1
图2落花落果原因
①花器发育不完全。如雌蕊、胚珠退化。②未能授粉受精。如缺少授粉品种,授粉不亲和,花粉管伸长过缓,雌雄蕊异熟等。③胚发育中止。④树体内贮藏营养不足。开花、坐果所需大量氮素营养,主要来自贮藏营养,新梢生长过旺与开花争夺贮藏营养,或生长过弱,使当年贮藏营养少,难以继续提供花果发育对营养的需求。⑤外界环境因子。低温、干旱、风沙、光照少等均影响开花、坐果,导致落花落果。⑥病虫为害。凡直接为害花朵、叶片者,均可造成落花落果。生产上出现过度的落花落果,往往是综合因子影响的结果,应分析其中的主导因子,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有助于减轻落花落果。
落花落果的机制
果树花芽分化的始期、进程及其所处位置不同,发育程度很不一致,通常花量愈多,发育不全的花量也愈多;开花后,授粉、受精程度不一,所得营养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自然界落花落果是果树一种“自我调节”的现象,通常仁果类的落花落果总量在60~70%,葡萄为80%左右,柑橘为90~95%,杨梅、枣则在98~99%。有的树种落花落果现象不明显,如栗、菠萝、草莓,栗表现为空蓬;菠萝草莓顶端部分小花停止发育,仅使果实变小。花、果的脱落都是在花梗、果柄基部脱落酸含量水平提高,从而产生离层,随后离层细胞解体,花、果因重力而脱落。产生离层部位因树种而异,有的发生在花梗或果梗近果枝一端,如苹果、梨;有的发生在花梗或果梗近果实一端,如桃的采前落果。
生理落果又称六月落果,是与树体中内源激素密切相关。种子中产生生长素有两次高峰,第一次在谢花后3个星期左右,第二次在胚生长完成期。有的果实种子和果肉还产生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以防止离层产生。如种子偏少,内源激素水平偏低时,幼果就不能从其他部位的器官吸取营养,于是发生落果(一般发生于6月)。柑橘、苹果、梨、葡萄、草莓、油橄榄及酸樱桃等落果前,果实中发现有脱落酸,并促使乙烯水平的提高,此时,乙烯参与离层的形成,引起脱落。采前落果也与果实在近成熟时乙烯水平升高有关。
植前准备工作整地:通过对耕地的耕翻、耙糖、整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活跃土壤微生物,减轻病虫杂草危害,提高地力,创造适于种子发芽和蔬菜生长发育的条件。
施基肥:基肥主要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主要有鸡粪、猪粪、牛粪、羊粪、生物有机肥、饼肥、油渣等,有机肥施用前必须充分腐熟。一般露地栽培每亩施用有机肥3my以上,饼肥、油渣一般每亩施用50~100 kg。化肥主要有钙镁磷肥、钾肥、复合肥、氮肥和微肥等。每亩一般需钙镁磷肥5~50 kg,硫酸钾15~20 kg,复合肥20~30 kg,尿素25~40 kg。微肥主要有硫酸亚铁、硼砂(或硼酸)、硫酸锌。
做畦起垄
做畦:露地蔬菜冬春季一般采用东西向做畦,以利于保持畦内温度; 夏季一般采用南北向做畦,有利于田间的通风透气,降低温度;地势角 栽斜的地块,应以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防止土壤冲刷为原则来确定明 件向。要求土填细碎、畦面平坦、土壤松紧度适宜、疏松透气。耕翻和做畦过程中适当镇压,避免土壤过松、孔隙多而且大、浇水时造成畦面塌陷,影响浇水和蔬菜生长。
起垄:一般垄底宽60~70 cm,顶部稍窄,高15~20cm左右,垄间距根据蔬菜种植的行距而定。垄哇的适用范围较广,目前多用于株型较大且适于单行种植的蔬菜,如大白菜、大型萝卜、结球甘蓝等。设施蔬菜栽培为便于控制土壤湿度和进行地膜下浇水,也适宜采用垄畦栽培。
定植时期和定植密度
定植时期:蔬菜播种期要根据蔬菜种类、品种特性、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和市场因素等确定。露地栽培蔬菜要考虑蔬菜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原则上应把产品旺盛生产期安排在气候最适宜的月份,从市场因素考虑要把产品旺盛生产期安排在市场供应的淡季。甘蓝、白菜、洋葱等耐寒及半耐寒的蔬菜一般在春季土壤解冻后,10cm以下土壤的土温在5~10℃时就可以定植;茄果类、瓜类、菜豆等喜温蔬菜只要在土壤和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均应早定植为宜,定植时10cm的土壤温度应不低于10~15℃。春季栽苗应选无风的晴天进行,因为晴天气温和土温较高,有利于还苗;夏秋季应选阴天无风的日子,避免烈日暴晒;一般的天气,下午定植比上午定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