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色谱峰的分离效果一般采用什么参数

芝士是什么2023-02-05  24

评价色谱峰的分离效果一般采用定量分析参数。

分离度 无论是定性鉴别还是定量分析,均要求待测峰与其他峰、内标峰或特定的杂质对照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为:2(t<[R2]>-t<[R1]>)。

t<[R2]>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

t<[R1]>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

W<[1]>及W<[2]>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

柱色谱

为向玻璃管中填入固定相,以流动相溶剂浸润后在上方倒入待分离的溶液,再滴加流动相,因为待分离物质对固定相的吸附力不同,吸附力大的固着不动或移动缓慢,吸附力小的被流动相溶剂洗下来随流动相向下流动,从而实现分离。

以滤纸条为固定相,在纸条上点上待分离的混合溶液的样点,将纸条下端浸入流动相溶剂中悬挂,溶剂因为毛细作用沿滤纸条上升,样点中的溶质从而被分离。

峰展宽是指色谱峰的峰宽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有所变宽的现象。

改进方法:

1.改变动力学因素中的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理想方法是在不断增加柱长的条件下减小板高以达到增加流速、缩短分析时间的目的。一般可以采用接近最佳流速的载气流速,采用小内经的色谱柱,填充柱使用的填料要粒度细、颗粒均匀,且均匀填充,以减少涡流扩散,提高柱效。

2.改变固定相与流动相的容量因子,提高分离度,容量因子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可有效提高分离度,但是当容量因子大于5时分离度的变化就很小,反而使得保留时间迅速增加。此时,可采取降低柱温、降低载气流速等措施。

3.改变相对保留值α。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一定时,α只与柱温有关。当两个组分的α接近1时,改变理论塔板高度与容量因子都难以改善峰形实现分离,此时可通过改变柱温、更换色谱柱、采用化学作业如衍生化反应改变待测物的结构来实现。

4.GC毛细管柱可采用程序升温。程序升温可使得待测物在适当的温度下流出,以保证每个组分有合适的容量因子,同时改善分离度。

5.优化进样和检测条件。要消除进样口对色谱峰展宽的影响就要使进入色谱柱的样品初始谱带尽可能窄。一般来说,进样量小一些,进样口温度高一些,载气流速快一些,衬管内径小一点,汽化室体积小一些,分流比大一些,都对形成的初始谱带宽度有利。

液相中一个色谱峰对应的就是一个物质,你先要确定一下应该是一个峰还是两个峰。

如果应该是两个峰,那就调整方法,让两个色谱峰分开。如果应该是一个色谱峰,跑出了两个峰,那么就应该是哪里出现了错误。

有几个可能:

第一,样品问题,有的时候样品放置时间久了就容易降解,或者反应。可能主成分分解出了杂质。所以现配现用几个样品看看情况。

第二,你的溶剂不对,可能是溶剂的pH值或者极性不一致,所以导致了一个物质出现叉峰。最好的溶剂是流动相,比如偶尔偷懒用纯乙腈配样,可能就会出现叉峰。这是样品的极性导致的问题。

第三,色谱柱的问题。色谱柱的填料坍塌可能导致色谱峰出现肩峰。这样你色谱图中的每个色谱峰的峰型都会有所影响。可以重生色谱柱试试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936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