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范爱农的人物形象是什么?

废旧电池2023-02-05  25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坦率正直。有一颗爱国心,有进步思想,追求自由平等。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鲁迅在文中回忆和悼念了青年时代的挚友范爱农,从初期的争锋相对,到两人有共同的话题。范爱农是一个内心爱国,有进步的思想,追求自由平等,但因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及封建主义的压迫,无法表达内心的新青年。

他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

作品简介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

范爱农:徐伯荪的学生,身材高大,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藐视。这是鲁迅对他的第一印象。

鲁迅和范爱农的第一次相见,是在横滨,鲁迅去接新来的留学生同乡,在海关检查的时候,看到在箱子里带了一双绣花鞋,鲁迅摇了摇头;坐上火车的时候,大家互相让座,火车开了,都还没坐好,几个人都摔倒了,鲁迅又摇了摇头,这让范爱农觉得鲁迅看不起他们。

范爱农的老师徐伯荪被刺杀后,日本留学生组织了同乡会,范爱农和鲁迅又见面了,他在同乡会上对鲁迅处处针对。

所以,鲁迅对他最深的印象是:可恶!但是这种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淡去了。

在故乡革命的前一年,又见到了范爱农,他为生活奔波,头上都增加了一些白发,穿着旧马褂,破布鞋。鲁迅这才知道,范爱农回到故乡后,受到轻蔑、迫害、排斥,所以才躲到了乡下,以教书为生。

听说绍兴城光复了,他比谁都高兴,他以为这是他的机会,事实也确实如此。

回到绍兴城,鲁迅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做了监学,他感觉生活充满了希望,因此做事非常勤快。

学校里,年轻人们一腔热血,在报纸上骂一切社会的不公,署名中借用了鲁迅的名字。都督送来了学校的经费,还是骂,又送来了报馆的另一笔款,他们还是骂,都督的意思是花钱买清净。可是这群年轻人并不上道,收钱之后,这群人认为都督成了股东,股东不好,就要骂,这是一群宁折不弯的青年人,做事全凭意气,对自己的生命看的很淡。

鲁迅的观点和他们相悖,我们做事情还是应该讲究方式方法,一群书生意气的年轻人,单凭几句口角,如何斗得过掌握军队的政府?

范爱农也觉察出了此事不妥,但他胳膊拧不过大腿。此时,有人邀请鲁迅去南京,鲁迅就趁机去了,他走后两三个星期,学校的报馆就被一群兵捣毁了。

鲁迅从南京到北京时,范爱农也被撤去了监学的职位,他又成了革命前的范爱农。他的境况越加贫困,后来收到消息,说他淹死了。鲁迅做了4首诗来缅怀他。

他一生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生活的不顺心,寄希望于鲁迅能够拉他一把。

范爱农家里有一个夫人和年幼的女儿。他的一生,非常短暂,对他的家人来说,他并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因为他经常喝酒,爱发牢骚,面对生活的困境,他不想方设法的为妻女提供庇护,反而借酒浇愁。最后喝醉了酒,坐船的时候出去小解,不小心掉进河里淹死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930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