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上说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风。它们作为人们的生活境遇,像风一样随时能够吹动人的身心,故称“八风”。
唐朝诗僧寒山子有“八风吹不动”的诗句,形容得道者不为衰苦所困扰,不为毁誉而惊慌,不为利乐而动心,得道之人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受面对八风”袭扰而坐怀不乱、泰然处之。
“八风不动”的成语,来源于一宗禅宗公案故事,说的是宋朝苏东坡居士做了一首诗偈,叫书童乘船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指正,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后,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一见大怒,立即过江责问佛印禅师,禅师对他说:“从诗偈中看,你修养很高,既已八风吹不动,怎又一屁打过江?”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不及禅师。
八风释义如下:
1、八方之风。
《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
2、八种季候风。
《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3、指八音。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襄 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八音”。
4、佛教语。
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
佛教八风:
1、称:各种称赞,各种说好,人前人后为你宣扬,随时随地对你拥护,给你赞美,给你欢喜。
2、讥:冷嘲热讽,厌恶讥嫌,专说无中生有的行为,给你生气,给你烦恼。
3、毁:言蜚语,毁谤中伤,使你信用蒙受损失。
4、誉:说你功德,扬你贡献,赞你是菩萨再来,称你是圣贤再世,给你捧场,给你得意。
5、利:金钱物质,各项利益,有的当供养送来,有的作礼品赠到,给你受利,给你利益。
6、衰:减损所有,破坏所得,将成的事业忽然垮台,已有的资用忽然失去,给你贫困,给你衰微。
7、苦:身遭侵害,心遭恼乱,恶的因缘困扰生活。
8、乐:随心所欲,顺适安乐,物资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