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是什么之年?

电子小报怎么做2023-02-05  29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十三岁为豆蔻二十岁是弱冠,那五十岁又被称为什么年?

五十岁是知命之年。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13岁-豆蔻之年,16-20岁-弱冠之年,30岁-而立之年,40岁-不惑之年,50 岁-知命之年,60岁-花甲之年,70岁-古希 之年,80岁-杖朝之年,90岁-耄耋之 年,100岁-期颐之年。

为什么古代诗文中常用“豆蔻”比喻少女?

豆蔻,是一种植物,其种类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三种。一般用来专称白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叶厚,果实状似葡萄,种子像石榴子,黄色,有辛辣香气,可入药。此外,豆蔻又作为白豆蔻种子的俗称,可作为调味品、芳香剂、芳香兴奋剂、驱风剂等。

豆蔻子有辛辣香气,可入药。

豆蔻约一丈多高,在初夏开花,秋季结成果实和种子。豆蔻花未大开时就显得非常丰满,故俗称为“含胎花”,因此也就成为少女的象征。

豆蔻一词,典出唐朝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意思是说,姿态轻盈举止优雅正是十三年华,就像二月初枝头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看尽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人,卷起珠帘故作娇俏的美女没有人比得上她。

“豆蔻年华”,出自唐人杜牧《赠别》诗。杜牧年轻时曾随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后来离开扬州赵长安,临行时写了两首七绝给一位女子,其中一首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句。豆蔻,草木植物,春末开花,色淡红,极鲜艳。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梢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50岁称为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古代年龄称谓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五十岁又称知非之年、知命之年。

在古代,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古人对年龄的称呼,有非常明确的界限。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古人认为,指人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才会逐渐懂得礼数和言行是否得当。

拓展知识:

知天命是出自孔子的自述,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孔子的话中直接就能够看出所谓的知天命所指的就是五十岁。

不过这里大家要清楚的是并非只有五十岁的人算是知天命的年龄段,而是在50到59这个年龄段内所有的人都属于知天命的年龄段。

知非之年,《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928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