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是什么


辟谷的意思是不吃五谷,方士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方法。

拼音:pì gǔ,注音:ㄅ一ˋㄍㄨˇ。

结构:辟(左右结构)谷(上下结构)。

引证解释:

1、谓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术。辟谷时,仍食药物,并须兼做导引等工夫。

引《史记·留侯世家》:“乃学辟谷,道引轻身”。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七:“偶遇真人,授丹砂,辟谷有年,身轻於羽”。

明朱鼎《玉镜台记·燃犀》:“辟谷餐霞,生涯一钵盂,羽化住蓬壶”。

清纳兰性德《拟古》诗之三四:“饮酒虽达生,辟谷乃长年”。

2、泛指不吃饭。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粱》﹝集解﹞引孟诜曰:“青粱米可辟谷。以纯苦酒浸三日,百蒸百晒,藏之。远行,日一餐之,可度十日;若重餐之,四百九十日不饥也”。

郭沫若《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然而他们之攻击共产主义也,则多因某个共产党人之不惬人意,因而迁怒及其主义,是犹因饭碗之不洁而生辟谷之想”。

国语词典:一种道术。指不吃五谷以求成仙。

网络解释:

“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等。

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法则,辟谷在很多古书典籍里也有记载。

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主要类型。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绝食、调整气息(呼吸)的方式来进行,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学依据;服药辟谷则是在不吃主食(五谷)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坚果、中草药等),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

在科学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辟谷,确实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但其功效不应过分夸大,其中的科学原理仍有待研究。

辟谷造句

1、一整年的时候,杨易辟谷了,不进食也不进水,内视肠胃空空如也,停止蠕动,胃液也停止了分泌,皮肤却却熠熠光润,整个人神清气朗。

2、这对于普通人而言,已经是属于辟谷,食气等类乎神仙之流的人物。

3、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即不吃五谷。

4、尽管已练就辟谷之法,但沿街散发出的酒肉香气不时扑鼻而来,顿觉饥肠辘辘,口渴难耐,无奈身无分文,也就作罢。

5、修真界的制式教科书《长生宝鉴》所划分的九大境界,被修真界的绝大多数人所认同,一个凡人只有修炼到九元之境,才有可能得到辟谷期高手筑基的机会,从而一步登天。

6、辟谷,又叫却谷、断谷、休粮、绝粒、绝谷、清肠,即不食五谷。

7、林岳态度如此诚恳,方老倒是不好再刻意拿乔了,不然的话叫人看出来他一个辟谷前辈刻意针对炼气弟子,传出去不好听,对于品玄宗的名声也有影响。

8、从字面上理解,“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即不食五谷杂粮。

9、这导致辟谷丹主原材料缺少,从而使辟谷丹奇货可居。

10、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即不食五谷杂粮。

辟谷的解释

(1).谓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术。辟谷时,仍食药物,并须兼做导引等工夫。 《史记·留侯 世家 》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 弘景 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宋 陈鹄 《耆旧续闻》 卷七:“偶遇 真人 ,授丹砂,辟谷有年,身轻於羽。”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燃犀》 :“辟谷餐霞, 生涯 一钵盂,羽化住 蓬壶 。” 清 纳兰性德 《拟古》 诗之三四:“饮酒虽达生,辟谷乃长年。” (2).泛指不吃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谷二·粱》 ﹝ 集解 ﹞引 孟诜 曰:“青粱米可辟谷。以纯 苦酒 浸三日,百蒸百晒,藏之。远行,日一餐之,可度十日;若重餐之,四百九十日不饥也。” 郭沫若 《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 :“然而他们之攻击 * 主义也,则多因某个 * 党人之不惬人意,因而迁怒及其主义,是犹因饭碗之不洁而生辟谷之想。”

词语分解

辟的解释 辟 ì 君主: 复辟 。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古同“睥”,睥睨。 辟 (①辟③辟) ì 开发建设: 开辟 。 驳斥,排除: 辟邪 。 谷的解释 谷 (③④谷) ǔ 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 之间 :山谷。河谷。 喻 困境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 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五谷。百谷。 粟的别称,亦指稻的子实:谷物。谷米。 稻谷 。 姓。 笔画数:; 部

避通辟,避谷,即自然辟谷,就是不吃五谷,是古时候方士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根据诸多书籍记载归纳起来,辟谷大致分为“服气辟谷”与“服药辟谷”两大类。

一、服气辟谷

“服气辟谷”即以服气与辟谷相配合,并以服气为基础,通过服气达到辟谷的目的。

1.有的主张服气之初,即行辟谷,饥时饮一两盏胡麻汤或酥汤,或一两杯酒,渴时唯饮清水。

2.有的主张服气之初渐减食物,每日减食一口,递减至十日而全断。

3.有的主张不强行辟谷,待服气功深,至三年后,便会自然断谷。

二、服药辟谷

“服药辟谷”即用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

1.药方甚多,有取高营养而消化慢的豆、枣、胡麻(芝麻)、栗、酥、及茯苓、黄精、天门冬、术、人参、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于断谷后口服一二丸,以代谷食。

2.有取高营养而难消化之物配方,一顿饱餐后即绝谷,可辟谷很长时间。又有作美食饱餐一顿,再服药以养所食之物,据说可辟谷三年。

3.还有用草木药熬煮特定的石子,以石当饭者。

辟谷的由来及典籍中的记载

由来

《山海经》载有“食气”之民,后有“食气者神明而寿”的传说,类似观念被庄子改造成神人之功,《庄子·逍遥游》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藐姑射之神人,无须五谷等食物,只须饮食风露。

辟谷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集秦汉前礼仪的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为食气术最早的理论根据。《淮南子·地形训》也有类似的记载。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从汉至宋,辟谷术在道教内一直十分流行。西汉有《去(却)谷食气篇》云:“去(却)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则昫(呴)炊(吹)之,视利止。”意谓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这里将辟谷与行气联在一起,和《庄子·刻意》将行气与导引联在一起一样,似皆表明此三术在先秦时最初存在的状态,即表明它们大体是同时出现的。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两件举世瞩目的气功文物:导引图和《却谷食气篇》。前者是绘有各种导引姿势的彩色帛画;后者是记载辟谷食气具体方法的帛书,为我国第一部辟谷疗法专著。据考证,帛书是汉初的写本,大约在高祖惠帝时期(前206—188),详其内容,可能是先秦时流传下来的古逸书。

典籍中的有关记载

《史记·留侯世家》记述留侯张良禀体多病,采用导引、辟谷等术疗疾并习练轻身之功。《汉武帝外传》载,东汉方士王真“断谷二百余年,肉色光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后汉书·方术传》载:“(郝)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曹植《辩道论》载郗俭善辟谷事,谓曾“躬与之寝处”以试之,“绝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达、鲁女生等皆行辟谷术。东晋道士葛洪反对单行辟谷可致仙的观点,但并不怀疑辟谷术的健身延年效果。他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说:“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并举出具体例子以证之。《北齐书》中记载一个隐居于琅琊山的修行者,练辟谷之术,服用松子、白术、茯苓等生药,以求长生不老。《南史·隐逸传》载,南岳道士邓郁“断谷三十余载,唯以涧水服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陶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北史·隐逸传》称陈道士徐则“绝粒养性,所资唯松术而已,虽隆冬冱寒,不服棉絮”。《旧唐书·隐逸传》载,唐道士潘师正居嵩山二十余年,“但服松叶饮水而已”,其徒司马承祯亦传其辟谷导引服饵之术。《旧唐书》记载一个叫王远知的人,修习吐纳导引之术,服食灵芝和白术等,活到百岁以上,且头发乌黑、步履轻捷。《宋史·隐逸传》载,宋初道士陈抟居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宋史·方技传》载,赵自然辟谷“不食,神气清爽,每闻火食气即呕,唯生果,清泉而已”,柴通玄“年百余岁,善辟谷长啸,唯饮酒”。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922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