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洪武赶散

人造棉2023-02-04  35

洪武赶散又称红巾赶散、红缨赶散,明朝初年将江南人口迁徙到苏北的历史事件。

当时朝廷从江南迁移大量人口到苏北一带进行垦荒,因朱元璋的部队头扎红巾,故民间称之为“红巾军”、“红军”,“洪武赶散”也被称为“红巾赶散”或“红军赶散”。“红蝇赶散”则是“红巾赶散”的讹传,可能是出于对红巾军的不满而将其暗喻为红蝇瘟疫的缘故。

苏北地区民间的传说:传说明洪武年间,苏州阊门一带生长一种毒虫,形如苍蝇,见人就螫,螫人即死。也有传说是张土诚兵败后在破庙中被人砍死,尸体腐败生出许多红蝇,红蝇见入便咬,咬到便死。于是人们畏惧那夺命的红蝇,纷纷逃离故土,携儿带女,避居他乡。当时人们把这种逃避红头苍蝇螫人的事件叫做“红蝇赶散”,又称“洪武赶散”,或叫“红君赶散”、“红蜂赶散”、“红鹰赶散”……。

“蝇”、“君”、“鹰”、“蜂”土语发音近似,可知无论怎么称之,这个传说是有同源性的。

这个传说是十分恐怖的。江苏灌云县的乡民说,他们原非当地人士,祖先是“红蝇赶散”从苏州逃来的。他们讲起“红蝇赶散”无不心存余悸,说那红头苍蝇漫天飞着,见人就叮,人若被叮了十死八九,所以苏州人纷纷往北方的海边逃难。“红蝇赶散”的传说在苏北无论城乡皆有分布,除了口头流传,家谱中也有记载。东海县张湾乡紫阳堂朱氏宗谱中说,他们这一族是明朝正德四年(1509年),被“红君赶散”,由苏州阊门外朱巷迁到新坝的。民国二十二年阜宁七修《陈氏宗谱》谱序说:“我族由兴一公避元末之乱,自姑苏至古盐之殷家庄,即今属阜邑之陈家桥遂聚族于阜焉”。陈氏族中健在老也常说起:阜宁陈氏先祖兴一公自明朝初年从苏州阊门“洪武赶散”迁阜宁,历代口口相传。

出现为害一方的夺命红蝇,仅见私修家谱中有载,为何不见地方郡守向朝廷报告?为何不见方志记载……?大凡此类奇异事件,都会记入方志“灾异门”内,为何如此规模的灾难反而会被史家所忽视呢?是否有何难言之痛?

朱元璋为何施行“赶散”?

传说有时确是历史的口碑,传说能透过迷雾折射出历史的真实,成为解决历史悬疑的钥匙。

“洪武赶散”始于明初,约四百年后的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新安镇源流》(冯仁宏撰)中方称道:“大明洪武登极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洪武赶散’,子孙相沿,传世为例。传至嘉靖,适奉旨击散,而苏之阊门周姓、常之无锡惠性,以及刘、管、段、金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原海州以南地区),芦苇荒滩,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

《新安镇源流》所载得到一些族谱的印证。如嘉庆三年(1798年)编印的《王氏宗谱》:“明初伪王张士诚据苏,苏民四窜”;又如清初凌兰苏所著《凌氏源流考》记述:“元末张士诚据有吴门,明主百计不能下,及士诚兵败身虏,明主积怒,遂逐苏民,实淮扬两郡。”其“迁盐始祖凌公高十,原籍姑苏阊门人,因洪军驱逐,至盐城双店而止。”

比对洪武大移民及家谱所载,所谓“洪武赶散”事件便昭然而揭了。

在海属地区这种说法也极少。海属地区一般以土著居民为主。

不过在洪武初年,海州地区曾大规模向外移过民,不是洪武赶散,而是因为洪武元年底的倭寇之乱,居住于沿海的居民于洪武二年大量向内陆迁移。

至今在鲁东南地区及连云港本地,提到自己的祖籍的时,往往说是来自海州或东海(连云港连云区)。反而自称来自山西却很少,自称来自苏州的更是绝少。

另外,海州在明代属于南直隶淮安府,由于东南历来朝廷赋税重地,所以在明代这一地区向南直隶其他地区一样,赋役沉重。因此好多老百姓被迫逃亡,这种现象称为“逃籍”。

由于逃籍现象严重,到了明朝中期,海州的户口已不到明初时的一半。直到本世纪七十年代,连云港市区周边还是地旷人稀之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916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