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由于知识型员工以脑力劳动为主,普遍接受过较多、较高的文化教育,所以大多都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知识型员工不仅靠脑,更主要是靠智慧来劳动;不仅对于专业知识,而且对于经济、管理等都有较多的认识,掌握着最新的技术。
(2)知识型员工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群体,其自主性很强。与传统的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被动地适应设备运转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生产流程式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设计、自我引导。
(3)劳动过程中追求高价值的创造性劳动。知识型员工的劳动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①劳动的方式难以规范、难以标准化。
②雇佣交易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全过程的价格博奕。
③知识的付出量受制于情绪影响。
④劳动关系的独立性与管理的统一性相互对立。
⑤崇尚被尊重与被信任。
⑥员工的创新过程是知识的再生产过程,要完成这种过程既需要5~10年的厚积薄发,也需要天才般的灵感和思路。
由此可知,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干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着技术的进步。
(4)劳动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于衡量。知识型员工创造性的劳动主要依靠大脑而非肌肉,其劳动过程往往融入了大量的技巧技能等无形因素,加之工作并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其他人很难模仿。因此,对劳动过程中人的劳动实施监控既不可能,也没有意义。与此同时,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劳动过程难以监控,而且也往往因为知识型员工的劳动成果依赖很多因素,包括同事、团队的协作完成等,因此劳动的成果一般难于衡量。
(5)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强烈。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一般在比较高的层次上,他们往往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单位或社会的认可。知识管理专家马汉•坦姆什的研究表明,知识型员工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比注重物质层面需求的比例要高得多,因此,对他们的激励因素至少包含以下四项:个体成长(约占总量的34%)、工作自主(约占31%)、业务成就(约占28%)、金钱财富(约占7%)。很明显,在这个理论中,金钱财富因素并不占主导地位,知识型员工更重视能够促进他们发展的、有挑战性的工作。
"知识型员工"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发明的,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其实当时他指的是某个经理或执行经理。
在今天,知识型员工实际上已经被扩大到大多数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