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虫又名鼠妇、鼠负、负蟠、鼠姑、鼠黏、地虱等,体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较平扁,背部稍隆,体躯能卷曲成球形。
有些种类背面光滑,有些种类具粗糙颗粒。头部很小,不明显,嵌在第1胸节的前缘。头节中部和两侧具突出叶。胸部宽大,7自由节。腹节6节,前面两个腹节较狭小,但不显著比胸部狭,各节向后趋窄。
每个胸、腹节的侧面一般扩大形成侧叶,胸腹各节两侧外末角向后下方突出,尾节末端多向后突出呈三角形。眼发达,为复眼。唇基呈弓形,大颚无触须,有2个齿板,在齿板的后面有膜状小瓣,臼齿部退化。
扩展资料:生态习性
鼠妇是甲壳动物中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之一,通常生活于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如潮湿处的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下、树洞中、潮湿的草丛和苔藓丛中、庭院的水缸下、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
杂食性,食枯叶、枯草、绿色植物、菌孢子等。秋季为鼠妇的繁殖旺盛期。在21℃时,约经26天孵化成幼体。
消灭潮虫有以下几种方法:
1、使用敌敌畏或者杀虫剂喷在潮虫经常出没的地方。
2、在房间角落里放置樟脑球,注意不要让家里小孩吞食。
3、家里常开窗通风保持干燥,因为潮虫喜欢生活在潮湿,黑暗的区域,保持通风干燥可以赶走他们。
4、清除卫生死角,家里不留任何垃圾,杯子里不留水,断绝他们的食物来源,一周后便都消失了。
扩展资料:
潮虫也称鼠妇,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
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受到惊吓后会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步足,血呈白色。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假死性。
鼠妇外壳有层薄薄的油,不易被蜘蛛网等粘住,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地上生活,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危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鼠妇科、球鼠妇科等代表。
光对鼠妇的生活来说有着极大的影响。鼠妇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庭院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鼠妇
1、潮虫学名叫“鼠妇”,不是益虫,在家里也不能说是害虫,在蔬菜种植中对番茄和油菜有害。鼠妇滋生在潮湿的地方,所以叫潮虫。可入药:功效具有,破血,利水,解毒,止痛。治久疟疟母,经闭症瘕,小便不通,惊风撮口,口齿疼痛,鹅口诸疮。
2、鼠妇又称“潮虫”、“湿生虫”,是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等足目潮虫亚目潮虫科鼠妇。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体形扁平、较长(15~20毫米),前后两端尖,不光滑有疣突,色较浅,灰色有花纹,尾足长于尾节,明显突出于后端。受到惊吓后会“加速跑”不能蜷缩,对光敏感,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不是昆虫。
3、鼠妇(湿生虫)体长椭圆形,稍扁,长约10毫米;表面灰色,有光泽。头部前缘中央及其左右侧角突起显著。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步足,血呈白色。鼠妇外壳有层薄薄的油,不易被蜘蛛网等粘住,适应于陆地上生活。
4、卷潮虫能盘起身体,像微扁的圆盘。有眼1对,触角2对,第一对触角微小。共3节;第二对触角呈鞭状,共6节。胸部分7个环节,每节有同形等长的足1对;第一胸节前缘延向头部前边,后侧隅向后突出,第二至第七各节侧突不显著。腹部小,分为5个环节,第一及第二腹节狭,第三至第五腹节侧缘整齐而圆。尾肢扁平,外肢与第五腹节嵌合齐平。常集居于朽木、枯叶、石块等下面。
5、鼠妇繁殖能力极佳。不怎么怕水,能在水底自如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