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21年,全国有293个地级市、388个县级市、1312个县、7693个乡、50.2万个村。
全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
2个特别行政区、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3个省(包含台湾省)
333个地市级行政区
3个盟、7个地区、30个自治州、293个地级市
2844个县级行政区
1个特区、1个林区、3个自治旗、49个旗、117个自治县、388个县级市、973个市辖区、1312个县
38741个乡镇
1个民族苏木、2个区公所、153个苏木、962个民族乡、7693个乡、8773个街道、21157个镇
截至2022年2月,全国地级市有293个。
地级市: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地区、自治州、盟相同,属地级行政区,是建制与地区相同的市,由省、自治区管辖。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 。
1949年,地级市的数目为54个,专区的数目则高达170个,1982年,地级市的数目为112个,地区的数目为170个,在此期间,地区的数目均多于地级市,是地级行政区的主体。1983年,中国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部分地区将其管辖的县级市、县、自治县划归原有的地级市管辖,还有一部分地区直接改设为地级市。
当前,在总计333个地级行政区中,仅剩7个地区,而地级市的数量则达到了293个,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设立标准
(1)、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
(2)、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
(3)、地区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
(4)、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
(5)、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地级市
中国一共有294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7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全国地级市级加一起共333个。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是中国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区,属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
地级市设立标准:
1、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
2、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
3、地区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
4、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
5、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