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拓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到中、高年级,想象中的创造性成份不断增加。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富于模仿性和再现性,想象的事情常常是实在的事物的简单重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增强想象的概括性、逻辑性,并加入不少创造性成份。
学龄前儿童的想象,有意性比较差,常常没有什么预定的目的和计划,而是在活动中,在客观事物的直接刺激下,引出的形象的联想。学龄前晚期的儿童,想象的有意性有所发展,开始出现各种主题游戏。可是游戏的主题常常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无意性仍然比较强。
想象需要按照作文的主题和层次,有目的、有秩序地进行。又如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进行有系统的、生动的讲述或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进入角色,使自己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按照情节发展所规定的情景来说话、表情。
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幼儿期儿童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小班儿童表现得尤其突出。
幼儿想象的产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想象不指向于一定目的,仅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幼儿期是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是包括想象力在内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想象力是指人脑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对这些表象加工改造,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儿童的想象力在幼儿期最为活跃,几乎贯穿在幼儿期的各种活动中。
扩展资料: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情绪发育、知觉发育、思维方式、记忆方式等等各方面都带有时间色彩。
2~3岁的孩子天真、幼稚、纯洁、活泼,身心在迅速发展,在各方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实在是最惹人喜爱的了。2岁的孩子开始用语言与人交往,他那带着奶气的语言虽然极为简单,却标志着极为重要的掌握人类交际工具的新里程。到了2岁,他能自如地运用言语表示请求、愿望、意见等。
在这一时期,孩子在想象中会直接再现他们经验中的所见所闻,他们不受拘束地把想象的内容都表达出来。他们所说的内容在大人看来是天真的表现,不会去限制和评判。所以他们的想象无拘无束,表达也无拘无束。
上学以后,孩子在学习各种知识中往往有正确答案和固定的标准,回答错了就会受到批评,回答正确就会受到表扬。所以在想象中和回答问题时会有所顾忌,受到了约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