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猪刚鬣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唐僧因此给他起了个别号,叫做“八戒”。五荤三厌,属宗教戒条,信徒不准食用。 五荤,即五辛,指五种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葱、韭与渠(形似萝卜味如蒜)。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认为“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涌幢小品》)。厌,在此是不忍食之意。不过,这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实际另有所指。 八戒全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佛教戒律还有很多。猪悟能虽称“八戒”,但他始终“戒”得不彻底,也不情愿。
八戒是佛教中的要求,内容包括: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即不戴花环,不涂香),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即过午不食)。八关戒斋的简称。佛教指在家男女信.徒于一日一夜中所受的八种斋戒法。据《法苑珠林》卷一0六为:
1、无杀意,慈念众生,不得残.害蠕.动之类;
2、无贪意,思念布施,却悭贪意;
3、无淫意,不念房.事,修治梵行,不为邪欲;
4、无妄语,思念至诚,言不为诈,心口相应;
5、不饮酒,不醉迷,去入逸意;
6、无求安,不著华(花)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
7、无求安,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
8、奉法,时过中不食。
这八种中,前七为戒,后一为斋,总称八戒斋。南朝梁宝唱《比丘尼传.道容》:“帝遣使往乌江迎道容,以事访之。容曰:‘唯有清斋七日,受持八戒,自当消耳。’”《太平广记》卷九五引读刘肃《纪闻.洪昉禅师》:“王因跪曰:‘师既惠顾,无他供养,有绢五百匹奉师,请为受八关斋戒。’”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张生心迷,着色事破了八关戒。”明梵琦《西斋净土诗中品观》:“求生定满众生意,五戒兼持八戒斋。”
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这八种中,前七为戒,后一为斋,总称八戒斋。
一戒杀生:即无杀意,慈念众生,不得残害蠕动之类。
二戒偷盗:即无贪意,思念布施,却悭贪意。
三戒淫邪:即无淫意,不念房事,修治梵行,不为邪欲。
四戒妄语:即无妄语,思念至诚,言不为诈,心口相应。
五戒饮酒:即不饮酒,不醉迷,去入逸意。
六戒着香华:即无求安,不着花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
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即无求安,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
八戒非时食:即奉法,时过中不食。
简单来说,“八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说大话、瞎话;不喝酒;不要用高大富贵的床;不穿豪华奢侈的衣服、首饰以及香料;过午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