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壶中宫,《源氏物语》中的人物。她是先帝的第四皇女,父皇过世之后,和自己的兄弟姊妹一起迁出宫廷。在十四岁那年,有人向桐壶帝表示,先帝的第四皇女长得很像已故的桐壶更衣,因此桐壶帝便召她入宫。由于身份是先帝的第四皇女,因此被封为女御,后被封为皇后,住在离天皇所居之清凉殿很近的飞香舍(别称藤壶)。
1、光源氏
桐壶帝第二皇子。源氏出生便失去了母亲桐壶更衣,因与桐壶更衣长相相似而进宫的藤壶在源氏的成长中给了他莫大的照顾与关爱。由于听说藤壶与亲生母亲长相相似,源氏自幼便与她亲近。
12岁成人加冠礼仪之后,他不能像以往随便出入藤壶的内帏,以前小孩子般的亲近与依恋便演变成了思慕与爱恋。虽然后来源氏得到了藤壶,但是两人心中却都是痛苦的,藤壶的继母身份使两人的感情相当尴尬,这是源氏第一个感情上的悲剧。
2、藤壶
先帝的皇女,四公主。桐壶帝的中宫,长得和桐壶更衣相像。藤壶作为桐壶的“替身”在第一卷出场,又把紫姬留作自己的“替身”,随后在《贤木》卷出家,最后去世于《薄云》卷,其形象穿插于大半个故事之中。
而随着私通事件和光源氏成为冷泉帝的亲生父亲这一故事情节的展开,藤壶可以说在《源氏物语》中是以“虚构的核心”存在的。这首先明确阐述了藤壶这一女性形象在整部作品中的地位。
3、紫姬
紫姬可以说是《源氏物语》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作为一名“外表平静如水”而心中一向怀着“难以忍受的痛苦”的贵夫人。
小说中紫姬的出现正值源氏与藤壶发生秘密事件之前,也就是说在源氏与藤壶之间的关系刚刚发生重大转折之际,紫姬便被带进源氏的生活中,作为替代藤壶的情感寄托,也就是藤壶的“替身”。即便日后紫姬出落得越来越标致,与源氏的感情愈演愈烈。
4、桐壶帝
源氏的父皇。
5、桐壶更衣
源氏的生母,某大纳言之女,父亡,出生低微,缺少后援。因为美貌善解人意受宠,因遭嫉妒,忧惧而逝。
《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包含四代天皇,历70余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鲜明的也有二三十人。
人物以上层贵族为主,也有中下层贵族、宫女、侍女及平民百姓。反映了平安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社会背景,在贯彻写实的“真实”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创造了日本式浪漫的“物哀(もののあわれ)”思想。
故事开始于桐壶帝在位的时候。出身低微的桐壶更衣,独得桐壶帝的宠爱。后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嫔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郁而亡。小皇子没有强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难在宫中立足。
桐壶帝不得已将其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不仅貌美惊人,而且才华横溢。12岁行冠礼之后,娶当权的左大臣之女葵姬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在日本的原始社会中,神道教是日本主要信仰的宗教,由于对生殖的崇拜以及对大神天照的敬仰,日本女性在家庭中曾拥有较高地位。然而,随着生产中对劳动力要求的提高,以及封建礼教的建立,男性的地位渐渐超过女性,成为一家之主。
中日两国妻妾制最大的差异在于社会背景完全不同,日本的婚姻制度也从访婚经过妻方居住、独立居住发展到夫方居住,从“访妻”经过“取婿”发展到“娶妇”,经历了几百年漫长的过渡期,而平安贵族的婚姻正是这一过渡期中的产物。
在《源氏物语》中,访妻婚——即男子到女子家晓行夜宿的婚姻形态在贵族阶级中最为流行。当时的访妻婚已然脱离了最初男女双方都可以不被婚姻束缚的形式,变为对于女性单方面要求专偶制、同时对男性乱性行为予以庇护的婚姻制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源氏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