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头鲸是保护动物吗?


瓜头鲸是保护动物。

保护级别: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物种(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相关说明

瓜头鲸(学名:Peponocephala electra),其特征与侏虎鲸属基本相似,但牙齿的数目较多,每侧的上、下颌均在20-26枚之间,脊椎骨的数目也比较多,大约有80枚左右。没有喙,从吻端起头部逐渐膨大。

从上面看,吻端较尖。鳍肢的长度大约为体长的1/5,略微向后屈,末端较尖。背鳍为三角形,位于身体的中部,向后屈。尾鳍的宽度约为体长的1/4。体色为黑灰色,腹面略淡。

上、下唇及肛门、生殖裂的周围均为淡色,眼周围为暗色,喉部有白斑,脐部的前面有淡色斑,两个鳍肢之间有锚形的淡色斑。前3个颈椎愈合。体长可达2.75米,最大体重为275kg。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瓜头鲸

瓜头鲸的体型特征在于头小体壮,身体两端较细,嘴喙也比较小,位于背部中间的背鳍呈现为镰刀状。在这个月的6号,位于台州市内的北洋坝滩涂处发现了12头在此搁浅的鲸鱼。虽然市民们事先对这些搁浅鲸鱼采取了相关保护措施,但是当救援人员赶至现场时还是有3头鲸鱼因缺水而死亡。而剩下的9头鲸鱼则被就近送往北洋坝滩涂附近的一处海水养殖场内暂养。之后经由专家的检查与评估,相关部门决定对其中8头鲸鱼进行放归,还有1头则仍需救治观察。

这些鲸鱼的放归事宜被安排在7号晚上,放归地点则是选在头门岛凉帽屿海域。然而就在这些鲸鱼被送往放归地的过程中又有2头鲸鱼失去生命体征,其余6头则顺利回归海中。死亡的5头鲸鱼都已接收但冷冻保存,后续如有需要,相关专家会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研究。这12头搁浅在滩涂上的鲸鱼经专家确认都是瓜头鲸,这是一种群居性非常强的鲸类。

瓜头鲸身躯粗壮,不过身体的头尾两头却较为细小。其中就头部部分来说,瓜头鲸的嘴喙很小,甚至于有些瓜头鲸直接没有嘴喙。瓜头鲸的牙齿数量多达二十多对,曾经一度被认为是“牙齿很多的黑鲸”。群居性很强的瓜头鲸常常都是成群结队地进行活动,多的时候甚至会有上千只。为此,瓜头鲸一旦发生搁浅往往都不会是单只的,有些时候甚至会出现数白只瓜头鲸一同搁浅的情况。

瓜头鲸的活动区域主要是深海区,它们所吃食物也主要是远洋鱼类、乌贼等物。有关于瓜头鲸的繁殖方式,相关信息比较有限。它们好像是可全年生育,其中早春或者七八月份可能是它们的生育高峰期。至于妊娠期的话,据推测可能长达12个月。基于人类对于瓜头鲸的认识较为有限,所以当有瓜头鲸发生搁浅时相关专家便会借机多了解它们一些。

就瓜头鲸的受保护程度来说,这种鲸类的数量并不算稀少,所以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属于“无危”生物。而就中国而言,瓜头鲸则被归类为了“二级”保护物种,因为这种鲸类在中国境内的分布数量相对比较少。瓜头鲸主要生活在南北纬20度之间的海域之中,所以它们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台湾附近海域。

瓜头鲸和领航鲸的区别:瓜头鲸拥有相当粗壮的身体,其身体的两端明显变细。头小,嘴喙很小甚至没有嘴喙。领航鲸前额较圆,上颌额部隆起并向前凸出。吻部特别短,没有明显的吻突。

领航鲸共分两类,长肢领航鲸Globicephalamelas及短肢领航鲸Globicephalamacrorhynchus,两者表面为黑色,一些种群下颚部分带有明亮的灰色或白色的斑纹,腹鳍部分有一道宽阔,明亮且灰色的锚状印记。

头部前方隆起呈球形,较吻部还要突出,尾部有厚重的肌肉,尾鳍宽1.3米。短肢领航鲸头骨较宽阔且短小,牙齿数目亦较长肢领航鲸来得少。短肢领航鲸背鳍较大且倾向前方,高30厘米,前肢较长肢领航鲸的来得弯曲,鳍肢占了身体的六分之一。长肢领航鲸胸鳍约为体长的18-27%。

生活习性:

领航鲸主要生活在温带海域。领航鲸体长约6米,它的吻特别短,从侧面看,前额圆而隆起,头与躯干部界限极不清楚,头显得很大,因而又有"巨头鲸"之称。领航鲸的嘴极大。口裂由头部前下方斜往后上方切入,因它颈椎骨较短,鳍肢象长在颈部。

它背鳍呈三角形,位于躯体中间稍前方。领航鲸全身深灰色,腹部颜色畸浅。它的鳍肢基部的连线及下领到肛门间,有一呈"十"字形的白色花纹,从底下看去十分明显。

领航鲸喜群居,常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生活在一起,群内有一只头鲸,游动时其它鲸尾随其后。它们主要吃乌贼,也吃鲱鱼、鳕鱼等群游性鱼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847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