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冬季是四季之一,秋春之间的季节。在南北半球所处的时间不同。按气象意义划分,在南半球温带及寒带,冬季在6、7、8月份,在北半球温带及寒带,冬季在12、1、2月份。按节气意义划分,冬季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冬至至春分为冬季。从气候学上讲,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算作冬季。
冬天保暖技巧:
1、头要戴帽
头部裸露在外面很容易受风寒,现在天气变冷了,所以说要尽早做好御寒保暖的准备。对此,要记得戴帽子,最好是戴那种可以捂住耳朵的那种。当然,如果是长发的话,可以把头发披散下来,不扎发也能起到御寒保暖的效果。
2、要给脚部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地面的温度比较低,而双脚又是离地面最近的,所以,如果脚部没有做好保暖措施的话,很容易被寒气侵入,比如说出现感冒、腰腿酸痛等症状,因此,天气变冷了要给脚部保暖。
3、窗帘保暖
窗帘尽量换成布质厚密、隔热保暖效果好的窗帘。对冷色调的皮质沙发可以进行“全棉”处理,利用纯棉坐垫和抱枕,让居室感觉更暖和。可以在床单上铺一层毛毯或铺一块绒面的毯子,睡起来会比较暖和。
冬天适合吃食物
1、牛肉
天冷的时候,用牛肉、北芪、党参一起炖汤食用,能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而且天冷的时候,喝上一碗热汤,整个身体会立马暖起来。
2、羊肉
羊肉性温,吃它也能抵御严寒,所以说,在天气寒冷需要保暖的时候,要烹饪一些羊肉汤食用。比如说可以和核桃仁、海参、虫草花等材料一起炖汤,最后喝汤吃肉,帮助暖身。
冬天变冷的原因,一般来说,冬季气温普遍偏冷,夏季气温普遍偏热。可是你知道吗?当北半球处于冬季时,地球离太阳恰好很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每年公历的12月21或22或23日,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而夏至则是每年公历6月20或21或22日。目前在冬至或者夏至过后大约14天左右的时间,地球就恰好经过近日点或者远日点。也就是说,每年公历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7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数据显示,地球在近日点与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相差了大约500万公里。
按理说,离太阳越近越热,那为什么离太阳很近的时候北半球反而很冷呢?
离太阳越近温度越高,这并没有错。只是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仅为0.0167,500万公里只是1.5亿公里的三十分之一,这点距离变化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并不大。近日点的时候,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只比远日点强了不到6%。
对地球气温影响更大的是太阳光的直射与斜射,以及太阳光的照射时长。而这两者都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也被叫做黄道面;地轴则是一个假设的地球自转轴,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度34角分,地轴黄轴的夹角为23度26角分(这个角度也被叫做黄赤交角)。地理上南北回归线以及南北极圈的划分就与这两个角度有关。
正是因为地轴存在倾斜,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阳光才会产生直射或者斜射。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北极始终指向宇宙中的同一个方向——北极星方向。当地球离太阳比较近时,那时由于地轴倾斜的关系,太阳光大部分都斜射于北半球。由于斜射,太阳光要穿过更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太阳辐射变弱,北半球的气温自然也就变低了。
而此时南半球正好与之相反,大部分地区都能被太阳光直射,正处于夏季。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南半球的夏季比北半球的夏季更热,因为南半球大部分都是海洋,而陆地大多分布在北半球,受海洋的影响,南半球的夏季并不是很热。
受地轴倾斜的影响,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且南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也就越大。南北两极每年分别有一半的时间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白天变短,即日照时长变短了。
不管是阳光的斜射,还是日照时长,这一点在地面上都可以很形象地感受到。
在北半球远离赤道的地面看太阳,正午的太阳总是悬挂在南方天空中,座北朝南就源于此。冬季太阳斜射时,太阳在南方天空中的高度也会下降,并且越往北太阳的斜射也就越厉害,正午时分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也就越低。太阳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恒定的。当太阳高度较低时,每天在天空中走过的路径(一条大圆弧)就会变短,日照时长自然也会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