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是什么意思解释

尹怎么读2023-02-03  25

意思解释:以竹骨糊纸,引线乘风而飞升,以为游戏的玩具。 也称为「风槎」、「风鸢」、「纸鸢」、「鹞子」。

拼音:风筝 [fēng zheng]。

引证:《红楼梦》第七十回:“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颻颻随风而去。”

释义:悬挂在殿阁塔檐下的金属片,风起作声。又称“鐡马”。

引证:杨慎 《升庵诗话·风筝诗》:“古人殿阁檐稜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谐宫商。”

用法示例:

1、美丽的风筝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中翩翩起舞。

2、风越来越小了,风筝缓缓地飘落下来。

近义词:

一、纸鸢 [zhǐ yuān]

释义:即风筝,一般以竹骨糊纸,引线乘风而飞升,作为游戏的玩具。常作成鸢形,故称为「纸鸢」。

引证:袁鹰 《悲欢·飞》:“到春天,还有五颜六色、千形万状的纸鸢:蝴蝶、苍鹰、公鸡、猫头鹰……。”

二、风鸢 [fēng yuān]

释义:风筝。

引证:《新唐书·藩镇传·田悦》:“ 伾急,以纸为风鸢,高百馀丈,过悦营上, 悦使善射者射之,不能及。”

风筝,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制作

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其他复合材料包括丝绢、尼龙布、塑料膜或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等。

纸和丝绢为一般传统风筝的制作材料,着色鲜艳亮丽,更能体现中国风筝的魅力;但是纸易破,丝绢贵,而现代科学的产物——尼龙布和塑料膜,成了制造风筝的新材料。

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主要材料,可选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韧性做风筝的骨架。风筝的骨架可根据个人爱好来编制,如蜻蜓状、蝴蝶状等。

纸是蒙糊风筝的主要材料,以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耐湿耐冲击,色泽白而洁者为佳。把纸糊在骨架上,再系上线,风筝就做好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836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