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可以包含的含义有哪三种

江苏二本大学2023-02-03  28

艺术的亚文化;将生活转化为艺术;充斥于当代社会的符号与影像。

1、第一种是艺术的亚文化,即达达主义、先锋派等艺术运动。第二种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花花公子,把自己的身体,把他的行为,把他的感觉与激情,他的不折不扣的存在,都变成艺术的作品”。第三种是充斥于当代社会的符号与影像。

2、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指的是审美活动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

3、日常生活审美化意指审美活动超出所谓纯艺术或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具体表现在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诗歌、绘画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艺术门类。

人为何需要日常生活的审美?

人之所以需要日常生活的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发现世界上存在的许多美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几年文艺学、美学界热议的一个问题

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质所充满。如是观之,在大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美的幽灵”便无所不在——外套和内衣、高脚杯和盛酒瓶、桌椅和床具、电话和电视、手机和计算机、住宅和汽车、霓虹灯和广告牌——无不显示出审美泛化的力量,当代设计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就连人的身体,也难逃大众化审美设计的捕捉,从美发、美容、美甲再到美体都是如此。可见,在当代文化中,审美消费可以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美的消费品,这便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极致状态。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另一面,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如果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更多关注在“美向生活播撒”、关注美学问题在日常现实领域的延伸的话;那么,“审美日常生活化”则聚焦于“审美方式转向生活”,并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边界。

自从1895年维尔德提出“艺术与生活真正结合”的憧憬,到未来主义艺术家打出“我们想重新进入生活”的纲领,现代主义艺术早就开始了艺术向生活的转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泛审美化对当代艺术的影响非常巨大。由于当前技术的发展,普通人可以使用移动电话等各种工具来拍摄照片,因此大多数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创作出漂亮的照片作品来表达审美情感。这些作品也成为当代艺术中众多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许多角度上改变了我们对艺术的看法。泛审美化更是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发展,使得艺术家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美学和社会审美,让大众更能理解其作品内涵,从而更好地把握艺术的本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81889.html

最新回复(0)